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快訊>正文內容
          • OATLY:植物基燕麥奶站上風口
          • 2023年06月20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不知不覺間,植物奶無處不在。逛街,便利店里有燕麥奶、椰奶、豆奶,星巴克、肯德基有燕麥拿鐵;打開小紅書,有人做各種植物奶產品的測評結果,有人分享優質植物奶的自制方法……

          不知不覺間,植物奶無處不在。逛街,便利店里有燕麥奶、椰奶、豆奶,星巴克、肯德基有燕麥拿鐵;打開小紅書,有人做各種植物奶產品的測評結果,有人分享優質植物奶的自制方法……

          這場“風”并非空穴而來。

          一方面,從綠色家電、手機回收計劃到植物肉、植物奶,隨著經濟和消費的雙重發展,綠色、低碳、可持續正成為衣食住行各領域消費升級的主要推動力。今年的國務院2023年第1號公報《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也將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納入其中。

          另一方面,將低脂、計算熱量表融入日常生活的當代年輕人,也對植物奶頗為青睞。小紅書上,有人分享了一份“熱門植物奶熱量及配料表匯總”的表格,也有人分享“健身人眼中的植物奶”……

          一邊是資本和企業的大力推廣,一邊是年輕人的紛紛“種草”,植物奶到底是喧囂一時的假風口,還是真的大有前景的新機遇?植物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01?風口的真相

          “喝露露,真滋潤”,“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對于無數80、90后來說,這些廣告語并不陌生。

          對于喝慣豆漿、杏仁露、核桃露等的中國人來說,植物奶本不是一個新事物、新概念,“南椰樹、北露露、西唯怡、東銀鷺”四大品牌包含了人們對植物奶的全部印象。

          近年來,“植物基”概念開始爆發,出現了豆奶、燕麥奶、椰奶等植物奶產品,比如伊利于2017年打造“植選”,達利推出“豆本豆”,2018年燕麥奶品牌OATLY進入中國,2020年維他奶推出兩款雙植物蛋白新品……

          同時,越來越多的植物基產品出現在咖啡、奶茶等飲品門店以及線下商超中。網絡上,也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討論植物奶,從口感怎么樣,營養情況如何到有什么產品推薦。

          一場以“植物奶”為名的風口已經到來,無論是資本、企業還是消費者,似乎對它都十分“上頭”,推動行業快速發展。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從2015年到2021年,燕麥奶的市場規模從2.7億增長至209.8億,六年間增長了77倍。

          那么,這場風口的真相是什么?在《一點財經》看來,這一輪植物奶風口,實際上是有三股勢力在助推:企業、資本和消費者。

          一,是企業。

          入局植物奶的有創業者以及各大品牌,包括OATLY等植物奶品牌,小麥歐耶、oatoat、每日盒子、奧麥星球等創業品牌,以及蒙牛、伊利、達能、維他奶、喜茶等跨界巨頭。

          其中,燕麥奶行業在這些企業的推動下經歷了小眾需求、本土品牌創立、大品牌入場、競爭加劇幾個階段。2018年,OATLY進入中國,將燕麥奶這一品類逐漸推向大眾視野;2019年,本土燕麥奶品牌麥樂歐氣創立;2020年伊利、蒙牛、圣悠活等大品牌入場……

          二,是資本在尋找下一個風口。

          2018年以來,正是新消費崛起的時候,在“每一種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的指引下,資本在各消費領域都在尋求目標標的。2021年,OATLY在納斯達克的上市更是給了資本以更大信心,讓植物奶這股風刮得更猛。

          三,是消費者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意識覺醒。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們的需求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在喝奶這件事上,人們的需求也經過了前期的能喝到奶,喝好奶,向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進化。

          在消費品上,人們的“自我實現”如何實現?對環境友好,參與社會公益就是其中之一。

          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畜牧業產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5%,生產一公斤牛奶的碳排放量為2.4公斤。與之相比,植物奶的碳排放量、耗水都更少,比如星巴克曾公布過一個數據,每一杯用燕麥奶煥新的飲品將減少約64%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一個死掉的星球上,是沒有生意可以做的。”有商業向善倡導者如此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植物奶的存在與發展,勢不可擋。

          02?流行的真相

          任何一個新事物往往是有兩股力量在推動,一是消費,一是產業。其中,有的是消費的推力大于產業,有的是產業的推力大于消費,有的是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主導力量。

          比如新式奶茶,前期是在喜茶等產業的推動下快速發展,后期是消費覺醒;咖啡行業也是,前期是瑞幸等產業力量占主導,后期是消費覺醒。

          植物奶作為一個新事物,之所以流行起來,在各大商超、飲品店、咖啡店等都能見到,前期依靠的也主要是OATLY等產業力量的推動。它們的主要舉措是以B打C,也就是通過與咖啡品牌、飲品品牌合作新品,慢慢實現在消費者端的滲透,提升自己的市場接受度。

          比如OATLY,2018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依托上海的精品咖啡渠道,OATLY迅速搶占了國內燕麥奶市場,緊接著又因與星巴克聯手打造燕麥拿鐵而迅速提高了知名度。同時還與書亦燒仙草等茶飲品牌合作,進一步打開了市場。

          如今,在咖啡渠道,燕麥奶已經成為眾多咖啡的標配,在茶飲渠道出現的頻率也相當高。最新財報顯示,OATLY亞洲約65%的收入來自餐飲渠道,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的三個月,成品銷量分別為2000萬升和1600萬升。

          由此,燕麥奶等植物奶從B走向C,消費者認知度快速提升。

          在社交平臺上,無數人表達了自己對燕麥奶+咖啡的喜愛。有人表示,“OATLY泡拿鐵是好喝到念念不忘的程度,自從星巴克出了燕麥奶,我消費的頻率直線上升”,也有人“喜歡喝燕麥奶,是因為先在咖啡里喝了才找到品牌自己買來喝”。

          《2023年植物基新茶飲白皮書》顯示,目前已經有45%的消費者購買過植物奶為基底的新茶飲。

          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植物奶的市場接受度逐漸成熟,開始從B端流行向C端流行擴展。

          仍然以燕麥奶和OATLY為例,根據最新財報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零售渠道OATLY入駐的門店數量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長202%,環比上季度增長45%。

          同時,OATLY的燕麥奶雪糕正在成為嶄露頭角的“明日之星”。據OATLY全球CEO Toni Petersson透露,第一季度,在亞洲地區,燕麥奶雪糕對收入的貢獻已經達到了大約7%,有意思的是,“燕麥奶雪糕正在推動我們的增長。”

          直接To C的電商渠道,OATLY表現優異。天貓渠道,OATLY旗艦店的粉絲量已經達到121.5萬,麥輕雪燕麥奶雪糕、風味燕麥奶、即飲燕麥咖啡、奶茶等均是暢銷產品。

          目前,植物奶大多數都是B、C兼顧,雙輪驅動。而且,這雙輪間可以相互帶動,帶動植物奶從市場培育期過渡到快速增長期——這就是植物奶流行的真相,與B或C的單輪驅動相比,它的成長底盤更牢固,也將支撐它走得更快、更穩。

          03 市場的真相

          一個新事物的推廣,最重要的是對其進行正確的品類劃分。

          若干年前,蘋果公司推出的牛頓(Newton)掌上電腦是智能手機的先驅,其設計和外形都像一臺計算機,也歸屬于電腦這個品類,但最終表現不佳。之后的iPhone推廣時,沒有將它劃分到電腦這個品類里,而是將其劃分到了手機這個品類里,并最終大獲成功。

          植物奶尤其是燕麥奶,從企業目前的動作來看,給自己找到的品類定位是“奶”,并由此找到了B端的咖啡店、奶茶店飲品店等場景,以及C端的直接消費場景,市場前景廣闊。

          當前的植物奶市場仍處于增量市場,存在以下幾大市場機遇點:

          一,消費者消費升級,對奶制品消費需求提升,但存在乳糖不耐、綠色環保以及口感等因素考慮,轉投植物奶。

          植物奶的誕生和應對乳糖不耐問題也早有淵源。上世紀六十年代,瑞典隆德大學教授 Arne Dahlqvist 發現人體存在“乳糖不耐現象”,由此展開動物乳替代食品的相關研究。90年代初,Arne教授的學生 Rickard ?ste成功研發植物基燕麥奶,并創辦OATLY。

          而在中國,有數據顯示,乳糖不耐受者占網民總數的22.4%,加上疑似乳糖不耐受者的25%,近半數國民或多或少具有乳糖不耐受癥狀。這意味著OATLY等植物奶在中國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

          事實也證明,植物奶在中國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乳糖不耐受者接受。社交平臺上,他們表達了對燕麥奶的喜愛:“乳糖不耐受的最愛了,每天喝咖啡真是福音”;“雖然牛奶也有零乳糖的,但我更愛喝燕麥奶”;“以前喝咖啡只能喝美式,現在也能喝上燕麥拿鐵了”。

          二,燕麥奶正越來越多地被用于新茶飲領域,口感醇厚、回味麥香使它可以逐漸成為新茶飲的主要原料之一。

          某食品公司原本以植脂末產品為主,既向消費者直接銷售,也向咖啡、茶飲品牌供貨。近年來咖啡、植物基的營收快速增長,增速超過了100%,其中,植物基產品主要包括燕麥奶、燕麥漿、燕麥粉以及椰漿等。

          三,當前燕麥奶的主要消費人群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用戶,他們是潮流輿論場的主導者,借助他們可實現向更廣范圍、地域人群的輻射,快速向三四線市場鋪開。

          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植物奶市場的四大類消費人群分別是乳糖不耐受、素食主義者、愛美女同胞、都市健身者,多數位于一二線城市。

          四,從近些年咖啡、奶茶連鎖品牌的火熱來看,中國消費市場正在經歷飲品升級,咖啡、奶茶正慢慢滲透向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多個場景,比如即飲咖啡、奶茶興起,使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同咖啡、奶茶都是“好朋友”的燕麥奶可以借此東風,尋求更大的市場規模。

          從各大細分市場近五年的增速來看,即飲咖啡成為增長最快的品類,近五年復合增速達到8.22%。頭豹研究院《2022年中國即飲咖啡行業概覽》顯示,中國即飲咖啡行業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96.4億元,預計未來能以15.7%的速度增長,在2026年達到204.1億元。

          OATLY等燕麥奶企業正借此東風,進一步拓展消費人群。今年,OATLY與Peet’s聯合推出即飲燕麥咖啡,在皮爺咖啡門店、山姆會員店、OATLY天貓旗艦店、京東OATLY官方旗艦店、 Peet’s天貓官方旗艦店等銷售。

          五,更高效的生產、物流管理,可以提升植物奶的運營效率,提高利潤空間。

          自2015年發展至今,植物奶的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在尋求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提高效率也成為企業間的競爭焦點之一。OATLY等企業正在通過供應鏈管理等途徑,提升運營效率。

          當前,OATLY建成了兩座亞洲工廠,實現了供應鏈的初步本土化,為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奠定了基礎。同時,OATLY方面表示,將尋找供應鏈持續改進的機會,通過生產數量的增加來降低成本。

          總而言之,這五大市場機遇點顯示,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利潤空間上,植物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牛奶領域,中國誕生了千億營收的企業,那么植物奶領域,很有可能誕生超百億企業。

          植物奶,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