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產業興旺“新”活力 珠海金灣區平沙鎮“產業+農業”雙輪驅動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 2022年11月2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珠海西海岸,黃茅海東畔,一片熱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節”發展——在這里,一片全新的5.0產業新空間破土而出,書寫著這片土地對產業發展的新擔當;在這里,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相繼選擇落子于此,懷揣產業發展夢想邁步奮進的新征程;
導語:“投資金灣”主要為政府單位、工業園區等工業地產機構提供優質的招商服務團隊,以“產業先行”作為核心策略,以招商引資為核心,利用高效的團隊和自有的資源,深入研究國內外產業布局、科技變革和企業投資動態,精準引進業界龍頭、創新技術和知名品牌,制定針對性產業規劃方向的招商方案,開展精準招商。
珠海西海岸,黃茅海東畔,一片熱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節”發展——在這里,一片全新的5.0產業新空間破土而出,書寫著這片土地對產業發展的新擔當;在這里,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相繼選擇落子于此,懷揣產業發展夢想邁步奮進的新征程;在這里,多個現代農業的代表性企業蓬勃發展,共同開啟生態文旅與產業振興新篇章;在這里,多條鄉村振興的村落煥發著新的生機,將宜居宜業宜游融入村民生活新未來。
這里是金灣區平沙鎮。這座在上個世紀以制糖業而聞名的“甜蜜小鎮”,秉承良好的自然稟賦與工業基礎,緊隨時代發展的節奏,以開放的態度、全新的姿態,走出了一條屬于平沙鎮所特有的“產業+農業”雙輪驅動“新”發展之路。從產業興旺“新空間”到鄉村振興“新樣板”,一個全新的平沙鎮正在冉冉升起,助力加快區、市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打造更多產城融合的前沿實踐,為金灣區建設千億級產業強區、珠海邁向萬億級工業強市,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產業“新”旺
產業興,城市興。產業強,城市強。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命脈所在,也是城市跨越的根本支撐。循著珠海“產業第一”的大潮前行,平沙鎮又該如何搶抓時代機遇,成為金灣區跨越發展的堅實助力。平沙的答案,在于開拓發展的“新”思路、錨定產業的“新”需求、打開招商的“新”視野。以“新”為名,平沙鎮在產業版圖、產業載體、產業招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新布局、新規劃、新嘗試。這樣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2022年1-9月,全鎮工業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5.49億元,同比增長4.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1%,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88.6%,地區發展前景持續向好。
產業版圖“新”規劃
打造產業發展的版圖,離不開宏觀層面的超前謀劃,以及本土產業的發展基礎。今年以來,珠海市、金灣區相繼提出了“4+3”產業布局、“5+2+N”產業規劃,為市、區未來的發展勾勒了清晰的“路線圖”。
循著發展的車轍前行,平沙鎮在探索中向前,推出了“2+N”產業體系布局,圍繞格力高端智能電器(高欄)產業園、納思達平沙產業園兩大龍頭產業園,錨定智能制造與高端打印設備,開始描繪具有平沙特色的產業版圖。
方向明確,大干快上。
格力高端智能電器(高欄)產業園項目現場
在格力高端智能電器(高欄)產業園建設現場,塔吊林立、車來車往,一片繁忙景象,數十棟廠房、辦公樓、職工宿舍等建筑結構已經封頂,部分已完成外立面裝修,正進行設備安裝。據介紹,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96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50億元,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81億元。而在已經投入使用的納思達平沙產業園,同樣呈現出一派熱烈的生產場景——工作人員魚貫出入,運輸車輛往來不息,一批批產自金灣的激光打印設備送往全國各地。據介紹,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90萬平方米,力爭實現達產后年產打印機約400萬臺。其中,奔圖電子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4.23億元,同比增長21%,凈利潤為5.59億元,同比增長3.58%。“有龍頭帶動,才有產業鏈發展。未來平沙鎮將著力招引主導產業上中下游配套產業,促進產業的集群發展。”平沙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隨著三一海洋重工、一博科技、新茂義齒等企業的穩健發展,平沙鎮的產業版圖也得以不斷優化、升級、完善,為邁向“2+N”產業體系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
產業載體“新”空間
今年下半年,位于平沙鎮的廣珠鐵路珠海西站,成為備受大眾關注的熱點區域。在該車站的周邊,兩個由金灣區攜手華發集團共同打造的5.0產業新空間項目——平沙電子電器產業園和珠海西站電子信息產業園,正在跑步進入建筑主體建設的“沖刺階段”。“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記者了解到,這兩個產業園的總建筑面積超過了百萬平方米,堪稱產業空間載體的“巨無霸”。然而,今年6月產業園選址于平沙鎮時,這兩塊地還只是兩片亟待開發的“處女地”。隨著百臺樁機入場,千人參與會戰,產業園建設方先后克服場地條件不佳、地質條件復雜、臺風暴雨等重重困難,于近期實現整體工程進度過半,其中珠海西站電子信息產業園部分樓棟提前15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這是一場奮發有為的產業攻堅戰。”華發集團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情況時表示。在此過程中,平沙作為、金灣擔當、華發效率,三大元素缺一不可。三方共同促成了兩大產業園的“破土而出”“向上生長”。“新”空間,“新”載體,“新”希望。
建設中的珠海西站電子信息產業園
珠海西站電子信息產業園位于高欄港廣珠西站以北,建筑面積約24.9萬平方米,規劃建設13棟高標準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平沙電子電器產業園位于金灣高欄港高速西側,建筑面積約73.8萬平方米,規劃建設28棟高標準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按照施工計劃,這些項目的剩余樓棟將陸續封頂,全面轉入機電安裝、裝飾裝修階段,到12月底將有超百萬平方米5.0產業新空間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為珠海“4+3”現代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產業招商“新”作為
10月13日下午,廣東林工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簽約落戶儀式舉行。根據協議,廣東林工工業裝備有限公司計劃在平沙鎮投資建設高端工業裝備制造項目,主要從事反應釜、容器、換熱器等高端工業裝備的系統設計和智能制造,產品廣泛應用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環保電力等領域。根據協議,該項目總投資達2.1億元,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4.5億元。該項目將作為平沙鎮一級“拿地即動工”試點,落成后可進一步完善金灣區主導產業鏈條。事實上,與該項目類似的招商成果,對于平沙鎮而言并非個例。今年以來,平沙鎮加快打造形成以高端打印設備和智能裝備兩個高能級產業為引領的“2+N”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鎮域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在此基礎上,平沙鎮樹立“產業第一、項目為王”鮮明導向,全力開展招商引資,截至目前,引進了千萬元以上投資項目50個,投資額合計達5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3個、千萬元以上至億元項目共37個。與此同時,平沙鎮積極促成科德電子、祥合工貿、邁特爾金屬、迪山實業等一批本土企業增資擴建,助力本土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引進新投資方收購西拓科技、珠海智峰、李成吉、奧譽置業等企業28個地塊及廠房,有效盤活了閑置低效用地約20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平沙鎮積極落實鎮領導掛點聯系服務重點企業及在建項目工作制度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機制,累計開展企業走訪300余人次,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的突出問題,涉及生產經營、子女入學、基礎設施配套等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心系企業、貼近企業。
生態“新”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生態文明的經驗總結,也是產城融合的發展導向。作為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陣地”,平沙鎮一直致力打造更優質現代農業產業,以此反哺平沙新城等片區的跨越發展。為什么平沙鎮要打出“現代農業”這張牌?事實上,作為農業與工業的融合產業,現代農業相較于傳統農業而言,不僅有助于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還能提供第二、第三產業所需的發展助力。事實上,平沙鎮一直在圍繞“現代農業”這一主題,為城市、為社區開辟更多的發展道路,打造了多個全域旅游、生態旅游的“文旅名片”,由此進一步提升了人居環境水平和人才吸引力,與更多的平沙人一道分享城市發展的紅利。
產城融合“新”藍圖
9月,平沙新城學校迎來了第一批新生。這座備受關注的學校位于平沙新城銘恩路北側,總占地面積為37323.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975.11平方米,總投資約1.68億元。該學校辦學模式為九年一貫制學校,設置36個教學班和6個活動教室,其中小學為24個班,學位1080個;中學12個班,學位600個。
平沙新城學校
新學校的落成,解決了周邊居民孩子上學的“煩心事”。而在學校的不遠處,新近建成的平沙中心公園也深得廣大市民朋友喜愛,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露營好去處”,與周邊快速崛起的城市界面相映成趣。
一幅新城的圖景徐徐展開在人們的面前,為產業發展配套了充足的生活空間與設施。
然而,平沙人深知,城鄉融合發展,才是未來正道。依托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提升城市、鄉村的人居環境,打造產城融合的“新”藍圖,已成為了平沙人致力的重點工作任務。
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平沙鎮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制定完善人居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和運行機制。
在道路設施優化方面,平沙鎮加快大海環、前鋒、南新、沙美、立新、連灣、前進等社區約15公里村內道路的提升項目,已于9月份全部完工。
此外,備受關注的平沙華僑農場磚瓦房改造安置項目一期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地下室結構建設已完成,地上結構突破8層高度。根據計劃,該項目一期將建設住宅樓15棟共1776套電梯安置房,預計2024年竣工交付。
現代農業“新”未來
如今,當人們走進位于前進社區的璟林農業蓮藕產業示范基地,很難不被眼前的豐收景象所吸引——藕塘中,工人們挖出了新鮮的蓮藕。這些外形完整、品質優良的蓮藕,在經過沖洗、分揀、包裝等環節后送往灣區各地,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記者了解到,該基地內種植有蓮藕500多畝,今年預計可采收150多萬斤,創收或可超300萬元。如此大規模地種植蓮藕,在平沙鎮內尚屬首次。引進蓮藕種植產業,也是平沙鎮促進生態農業多元化發展的一次嘗試。長期以來,平沙鎮都以種植水果等作物而聞名,然而相對單一的作物結構,不利于土壤肥力保持和農產品質量提升。為此,近年來平沙鎮不斷推廣種植新品種,探索新種植技術,帶動農民種植蓮霧、青棗、鳳梨、火龍果等特色水果6000多畝,積極申報“一鎮一業”,開展一系列農業技術培訓活動,改變了平沙鎮農產品單一的局面。
臺創園特色水果鳳梨
農漁業的蓬勃發展也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新的活力。在平沙各大漁業養殖基地內,桂蝦、羅非魚、黃立魚、鰻魚等漁獲,開始分批上市;?在臺創園等各大蔬果種植基地內,蓮藕、芭樂、火龍果等優質的蔬果,即將迎來成熟季。
同時,平沙鎮積極鼓勵農戶制作蔬果衍生產品——在平沙宏遠農業,陸續推出的火龍果冰酒、火龍果月餅、火龍果干等產品備受市場關注;在平沙明順酒業,依托本土貨源制成的番石榴酒口感綿純,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
在此基礎上,平沙鎮生態農業的衍生產業,也隨之得到了快速發展。今年,平沙鎮率先推出了“數字云店”線上促銷平臺,為平沙新鮮蔬果打開了更為廣闊的銷售渠道。
全域旅游“新”起點
現在,當人們晚上來到平塘河,一河兩岸的迷人燈光,映照著兩岸群眾的幸福鄉村生活。
然而,數年前這里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河堤公園,僅有一條供市民散步的小徑;現在,這里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休閑好去處。這樣的變化,源于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的深入開展。近年來,平沙鎮以平塘社區示范點打造項目為樣板,致力提升平塘河、海皮溝“一河兩岸”景觀,打造“平塘河-海皮溝-黨建示范基地-蓮藕產業園”連片風貌帶和美麗稻田農旅項目。其中,秋夏之交,紫薇花基地一派姹紫嫣紅,成為遠近聞名的打卡點;而在年末,臺創園二期舉辦的種業博覽會,也吸引不少游人到此打卡。此外,散布在平沙各地的特色農莊,也將平沙美食打造成“平沙文旅”的一張新名片,吸引了不少會吃、愛吃的市民前來“尋味”。今年以來,平沙鎮相繼發現了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足跡。一座生態新城正在冉冉升起,也引領著全域旅游在平沙鎮逐漸生根發芽。“我們希望能夠加快推進平沙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農業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項目有機結合。”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后續該鎮將與文旅公司合作,大力建設“珠海市全域旅游第一鎮”,持續擦亮“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的名片。
-end-
通過企業落戶、政策對接、資本跟進等方式,助力企業快速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