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快訊>正文內容
          • 聯盛化學:營收凈利穩增業績成長性良好 產業鏈延伸培育新利潤增長點
          • 2022年09月06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精細化工是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深加工業,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和高精技術的各個領域,是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工業部門。

          《金基研》木頭/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精細化工是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深加工業,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和高精技術的各個領域,是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工業部門。作為一家老牌高新技術企業,浙江聯盛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盛化學”)立足于精細化工領域,把握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發展大機遇,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凸顯其成長性。

          自設立以來,聯盛化學一直致力于為醫藥、農藥、電子化學品等行業的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精細化工產品,積累了一批優質的客戶資源,其核心客戶合作時間達十年以上。圍繞著上述應用領域,聯盛化學不斷進行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實現了從上游原材料到附加值高、應用領域廣泛的一系列產成品的高效轉化,做到了精細化工產品價值提升,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此外,聯盛化學通過募資延伸產業鏈,完善一體雙翼產品布局,培育新利潤增長點。

          一、行業市場規模穩增,下游細分產業持續發展市場需求提升

          精細化工行業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其產品種類多、附加值高、用途廣、產業關聯度大,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各個領域。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精細化工的發展,把精細化工、特別是新領域精細化工作為化工行業重點發展的戰略之一,將其列入多項國家級規劃中,從政策和資金方面予以重點支持。目前,精細化工行業已成為國內化學工業中一個重要的獨立分支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工業化及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尤其是國家對精細化工行業的高度重視,國內精細化工行業市場規模逐年上漲。

          2019-2021年,國內精細化工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8.98萬億元、9.03萬億元、9.13萬億元。

          與此同時,作為百強精細化工企業之一,聯盛化學主要從事以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電子化學品及化工溶劑為主的精細化學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進出口貿易業務,產品主要應用于醫藥、農藥、電子化學品和化妝品等諸多領域。

          在醫藥領域,近年來國內制藥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化學藥品行業呈長期增產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2021年,國內化學藥品原藥產量分別為347.80萬噸、282.30萬噸、262.10萬噸、273.40萬噸、308.60萬噸。到2022年1-7月,國內化學藥品原藥產量達197.1萬噸,同比增長16.15%。

          需要說明的是,受環保因素的影響,2017-2019年國內化學藥品原藥產量有所下滑,但自2020年開始回復增長趨勢。基于國內外醫療保健、畜牧養殖等行業對化學原料藥的需求保持增長,在可預見的未來,國內化學原料藥行業將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

          在農藥領域,近年來受環保壓力影響及剛性需求增長影響,國內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呈先降后升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2021年,國內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分別為294.1萬噸、208.3萬噸、225.4萬噸、214.8萬噸、249.8萬噸。

          在電子化學品領域,各種電子化學品之間專業跨度大,單一產品具有高度專用性、應用領域集中等特點。聯盛化學部分產品可應用于濕電子化學品行業。

          2017-2021年,國內濕電子化學品產量分別為29.64萬噸、40.49萬噸、50.56萬噸、54.68萬噸、64.35萬噸,呈逐年上漲態勢。

          在化妝品領域,國內消費者已經逐步形成使用習慣和消費理念,為化妝品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形象與顏值的時代,化妝品越來越成為一種剛性需求。作為化妝品新興市場,國內化妝品消費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2017-2021年,國內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3,656億元、3,942億元、4,256億元、3,958億元、4,553億元。其中,2020年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下滑系受疫情影響。

          綜上,國內精細化工行業市場規模逐年上漲,聯盛化學主要產品所處細分市場下游領域持續發展,推動市場需求增長。

          二、營收凈利穩增業績成長性良好,國內外知名客戶青睞銷售費用率走低

          近年來,聯盛化學業績穩增,可圈可點。

          據招股書,2019-2021年,聯盛化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6億元、6.80億元、8.3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3.55%;凈利潤分別為5,852.45萬元、9,774.25萬元、8,852.07萬元,復合增長率為22.99%。其中,2021年凈利潤下滑主要系向下游客戶價格傳導速度慢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速度。

          到2022年1-6月,聯盛化學實現營業收入5.22億元,同比增長19.54%;實現凈利潤8,383.10萬元,同比增長41.99%。

          在銷售模式上,聯盛化學產品的銷售分為國內銷售和國外銷售兩種,均采用以向終端客戶直接銷售為主,以中間貿易商銷售為輔助的銷售模式。聯盛化學的客戶類型主要為醫藥、農藥、電子化學品生產商或貿易商,其中國外客戶所在地區以印度、韓國、日本、德國、瑞士和美國為主。

          深耕精細化工領域十余載,聯盛化學積極開拓國內與國際雙市場,持續加大市場推廣和商務拓展,積累了一批優質的客戶資源。目前,聯盛化學已與拜耳集團、勞侖斯科研、先正達等國際知名企業及新和成、兄弟科技、聯化科技等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憑借突出的產品品質、研發實力、生產管理贏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

          其中,拜耳集團、勞侖斯科研為聯盛化學2019-2021年前兩大客戶,合作時間均在十年以上。

          優質的客戶資源提升了聯盛化學的市場地位,樹立了良好的市場信用和品牌優勢。另一方面,在與優質客戶長期合作過程中,聯盛化學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經營管理能力,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逐漸形成的綜合競爭力為其未來市場開拓和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聯盛化學通過增強與下游客戶產品之間的配合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加客戶粘性。聯盛化學組織技術研發人員,對下游客戶的使用過程進行研究,為客戶在使用其產品過程中對產品純度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和使用方案,并幫助客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技術問題,從而拓展了產品應用領域并增加了客戶的粘性。

          值得一提的是,化工產業因其特殊性,上游原料的品質對下游產品的影響大,下游生產企業對供應商在技術、環保、職業健康、質量、生產穩定性等各方面有著嚴格的綜合考評和準入制度。下游客戶一旦選定了供應商,很少輕易更換,由此構筑了客戶壁壘。

          此外,作為行業內為數不多的生產廠商之一,聯盛化學的行業地位及品牌效應使得其銷售費用逐年走低。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聯盛化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343.38萬元、945.97萬元、922.50萬元、495.1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6%、1.39%、1.11%、0.95%。

          可見,近年來聯盛化學業績呈穩步增長態勢,成長性良好。同時,聯盛化學積累了優質的客戶資源,核心客戶合作時間在十年以上,其銷售費用及占比逐年下降。

          三、產品結構多元化提升抗風險能力,產業鏈延伸培育新利潤增長點

          精細化工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眾多,各產品的具體功能差異大,同時同類產品由于所處生產環節的不同,其質量和毛利也存在差異,所以精細化工企業競爭力的比較主要體現在具體產品上。

          為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聯盛化學針對不同應用領域開發出多種類的產品,主要產品包括γ-丁內酯(GBL)、α-乙酰基-γ-丁內酯(ABL)、N-甲基吡咯烷酮(NMP)、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水合物鹽酸鹽(E2)、環丙甲酮(CPMK)、異丙醇(IPA)、1,2-己二醇(HDO)、1,2-戊二醇(PEO)等。

          其中,聯盛化學主要產品在各自細分行業中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在國內同行業公司中,生產規模大,產品質量高,商業信譽佳,能長期高效滿足客戶的需求。2022年聯盛化學ABL產品被認定為“浙江制造精品”。

          上述聯盛化學主要產品可應用于醫藥、農藥、電子化學品、化妝品、化工溶劑等多個領域。

          在醫藥領域,聯盛化學生產的GBL、ABL、CPMK、E2、IPA等產品均可作為醫藥中間體如維生素B1、抗艾滋病等藥品的生產。

          在農藥領域,聯盛化學生產的GBL、ABL、CPMK等產品均可作為農藥中間體用于殺菌劑、除草劑、殺蟲劑等農藥產品的生產。

          在電子化學品領域,聯盛化學生產的GBL、NMP、IPA等產品均可作為電子化學品用于顯示面板、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顯影、蝕刻、清洗等制造工藝中。

          在化妝品領域,聯盛化學HDO等產品主要應用于化妝品產品的制造。

          產品結構的多元化,使得聯盛化學在市場競爭中不會因為個別下游行業的調整而影響整體發展,全方位地滿足國內外不同客戶的需求,在不同的經濟環境影響下,產品需求發生變化時,可及時調節,保障其效益的連續。

          除此之外,聯盛化學募集資金進一步完善其在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學品和可降解材料領域的一體雙翼布局,豐富產品體系,優化產品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其中,52.6萬噸/年電子和專用化學品改建項目(一期)投資額3.65億元,新建NMP系列、DEO系列、混合二元醇三種產品生產線;超純電子化學品及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新建項目(一期)投資額3.51億元,新建NMP系列、HDO系列、PBS系列等產品生產線。

          上述NMP系列、HDO系列生產線是基于聯盛化學原有業務與技術,擴大產品規模和進行技術升級;DEO系列及混合二元醇系列是對聯盛化學現有業務品種的完善和豐富;PBS產品及OMCTS產品為聯盛化學拓展新的業務方向的新增產品,其中PBS與聯盛化學的ABL、NMP均屬于BDO產業鏈產品。DEO、混合二元醇、PBS、OMCTS產品將為聯盛化學未來業績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簡言之,聯盛化學擁有多元化的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強。同時,聯盛化學通過募資進一步完善其在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學品和可降解材料等領域的布局,增加產品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度,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保障其未來業績成長性。

          四、全面質量管理嚴把產品質量,重視安全環保加大環保投入

          由于精細化工產品在很多行業的某一產業鏈上起著不可替代的催化、輔助作用,因此對于精細化工產品的化學特性要求相對嚴格。提供可靠、安全、穩定的精細化工產品是精細化工企業核心優勢所在。

          在產品質量方面,聯盛化學注重全面質量管理,為不斷滿足顧客的要求和期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減少浪費、增加效益、增強社會信譽和市場競爭力,依據 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了有效的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

          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運用,使得聯盛化學的質量方針目標得到深入貫徹和實施。聯盛化學定期和不定期開展質量體系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及時糾正解決體系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保證了質量體系不斷完善和持續有效,形成了企業自我完善機制。

          為了使質量控制標準得到嚴格執行,聯盛化學在訂貨合同、設計、采購、生產、設備、銷售及服務等各個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實施生產經營全方位質量管理。

          與此同時,聯盛化學通過加大自動化裝備的投入和提升,實現由“制造”向“智造”的轉變,使得生產過程更加安全可控、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環境更加清潔化,提高了產品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在嚴把產品質量的同時,聯盛化學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工作,將環境管理工作逐步納入了科學化、制度化、系統化的管理軌道。

          近年來,國家對化工類企業的環保及安全生產要求日趨嚴格。聯盛化學通過持續加大環保投入,不斷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改進生產工藝,完善環保基礎設施配置等方式,目前已具備了良好的安全和環保的管理基礎,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并進一步增強聯盛化學整體的競爭能力。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聯盛化學環保投入分別為158.07萬元、345.99萬元、413.68萬元、416.55萬元(后期半年報、年報未披露具體環保投入金額)。

          除此之外,聯盛化學以發展循環經濟模式為導向,立足資源高效綜合利用,力求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換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在生產過程中,聯盛化學通過循環生產工藝,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物排放。聯盛化學主要產品CPMK采用自產ABL為原材料的生產工藝,較傳統工藝具有流程簡單、反應條件溫和,三廢較少等優勢;IPA產品在氫化反應過程中有效利用GBL副產品氫氣作為原料進行生產,實現了經濟價值最大化。

          五、重創新持續加碼研發投入,連續化生產技術提高競爭優勢

          在精細化工行業,只有擁有成熟的技術和生產流程,注重研發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的化工企業才能長期保持優勢地位。作為一家特種精細化工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聯盛化學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大力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通過多年的積累,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術。

          在研發投入方面,聯盛化學為增強產品競爭優勢,不斷增加研發投入。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聯盛化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052.80 萬元、2,256.24萬元、2,623.56萬元、1,571.97萬元。其中,2022年1-6月,聯盛化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0.68%。

          一方面,聯盛化學持續投入資源用于新產品開發,每2-3年研發出應用于醫藥、農藥、電子、新材料等領域的新產品,不斷拓展其產品在多種領域的應用,為聯盛化學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另一方面,聯盛化學在主要產品的工藝設計、設備裝置等方面持續投入,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在研發團隊建設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聯盛化學擁有研發人員47人,相比上年同期增加4人。

          在研發創新方面,聯盛化學一方面通過持續優化老產品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收率,降低成本以保持主要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堅持創新發展戰略,采取自主創新和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并舉,持續強化研發成果轉化、創新產業化等工作,推動了聯盛化學技術的創新升級,讓科研成果為其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其中,聯盛化學液體金屬鈉制備的ABL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目前國內首套利用液體金屬鈉連續反應裝置生產的企業。

          截至2022年6月末,聯盛化學擁有授權專利技術31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

          此外,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掌握的工程放大訣竅,聯盛化學可熟練將大化工連續化的技術手段及工藝理念運用到精細化學品的生產過程中,全線采用DCS控制系統,聯盛化學目前主要產品GBL、IPA、HDO、PEO均已實現連續化生產,且2021年下半年技改投產的1.5萬噸/年國內首套利用液體金屬鈉連續反應制ABL的生產裝置也一次性開車成功。

          由于采用了連續化、自動化生產技術,使得聯盛化學生產過程安全、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生產環境更加清潔,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能源和原料得到充分利用,連續化生產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未來,聯盛化學將立足于精細化工領域,把握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發展大機遇,升級BDO產業鏈向超純電子化學品和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產業鏈延伸,以進一步夯實其在特種精細化工領域的行業地位。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