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文化資源打造城市IP 影視文化產業賦能城市發展
- 2022年08月26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如今,越來越多城市走進了大眾注意力中心,如快樂之都長沙、青年文化聚集地成都,城市形象正變得多元,一些具有歷史底蘊的古城,正在用新的方式被挖掘和講述。
如今,越來越多城市走進了大眾注意力中心,如快樂之都長沙、青年文化聚集地成都,城市形象正變得多元,一些具有歷史底蘊的古城,正在用新的方式被挖掘和講述。
以洛陽為例,隨著《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登場了!洛陽》《風起洛陽》等節目、劇集上線,讓洛陽這個曾一度被認為是“空有千年古都的繁華光輝,卻找不到融入新時代良方”的十三朝古都,成功實現文化“破圈”。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構成要素與靈魂,對文化資源的價值再造,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支點。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影視文化產業具有強大的、獨特的影響力及傳播力。如果說,產業是有形帶動,那么,影視文化帶來的名片效應則在無形中塑造著城市新的影響力。文化IP的系列打造與創新性影視表達,在換來流量熱度的同時,也給當地城市品牌形象、文旅融合升級等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讓悠久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打開方式”。
城市升級發展中影視文化產業:傳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認同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和華誼兄弟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實景娛樂發展調研報告之“影視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新動力”》(以下簡稱《影視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新動力》報告)觀點,影視文化產業在城市升級發展進程中,具有“傳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認同”的作用,具體來說,“對內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凝聚力”,“對外進行文化傳播,提升軟實力”。
影視產業是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立與提升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責任。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一個政黨對自身稟賦和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影視產業的健康發展能夠推動文化意義的挖掘和延伸,提升文化自信、樹立凝聚力。影視產業是文化輸出的重要渠道,內容為王、堅守原創也是文化自信應有的題中之義。影視文化產業不僅影響著文化消費和傳播,同時也塑造著文化和社會觀念。影視IP作品是人們進行文化實踐,形成身份認同的重要來源,也是傳播與塑造文化理念的非單一、非單向路徑。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影視節目本身具有了豐富多樣的形態,電影、電視劇、綜藝、網絡短視頻等等不同形態的媒體內容正在擴大文化和社會觀念的塑造路徑。因此,我們需要加強自身的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影視文化生產與傳播路徑。
影視產業的規模化能夠提升文化軟實力加速擴散。以韓國的“文化全球化”為例,韓國的本土文化正是通過大量韓國電影、電視劇、音樂加速傳播到了全世界。明星與偶像效應則進一步加深了傳播效力,這些服飾文化、飲食文化與流行文化、青年文化、亞文化的潮流結合。這種影響從銀幕上的韓國電影漸漸發展到音樂等其他領域,在其他地區產生了趨向性和導向性。對我國的影視文化產業而言,我們應當大力推動影視產業的內容發展,講好中國故事是未來電影產業文化自信的根基。而把握與處理好電影文化中的共性與個性問題,更是助推中國電影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支柱點,從而通過影視產業推動對外的文化傳播,提高國家的軟實力。
影視文化新指標體系下的城市發展新方向:城市文化創新表達
既然發展影視文化產業益處良多,那是否所有城市都適合呢?對此,《影視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新動力》報告選取了56個國內城市為樣本進行研究分析,構建了一套整合型城市影視文化發展指標,從多維度出發為城市進行分類,并為不同類型城市提出了如何針對性借勢影視文化發展的具體建議。
如在此次樣本的56個城市中,洛陽、西安和泉州等屬于“歷史文化名城型”,其特征是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歷史文化資源驅動城市文旅產業發展。
基于以上特征,報告認為洛陽、西安和泉州等歷史文化名城型城市,可以從創意開發文化資源,創造優質影視IP作品,將城市所擁有的豐厚歷史文化資源,有效轉化為旅游吸引力。近兩年來,河南省在傳統出新、創意出品方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嘗試。河南衛視推出的《唐宮夜宴》《端午奇妙游》等優質內容在互聯網上產生了“爆款”式熱度,引發了觀眾們對河南歷史文化資源的向往,引起了傳統文化的新一輪熱潮。在去年熱播的電視劇《風起洛陽》則是洛陽通過影視化所進行的風采展示。如果說,《長安十二時辰》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等作品開創了城市影視的風潮,那么《風起洛陽》則是洛陽的深度回應和引領。在豐厚歷史資源的基礎上,洛陽可以繼續乘著影視化的翅膀,將歷史資源通過具象化方式展現給觀眾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