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 中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頂層設計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
- 2022年07月18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數量不等于質量,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總經理吳維認為,目前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存在省、市、縣各自為陣,重復建設的問題,外加上“負責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不想投入”,導致好心沒把事辦好,很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出現了“不知所云、帶動無力,運營散亂”的現象。
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很多,但真正起到了帶動作用的很少!
大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挖掘不深入,品牌運營建設不系統,品牌標準貫徹不徹底,導致認知空心化,帶動無力化,運營散亂化!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近日,由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和京策集團共同組織,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所;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品追溯委員會;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心;科技部評審中心;《品牌農業與市場》雜志社;FDC時尚產業智庫、泰國商務部泰中經貿委員會;普方達產業基金;北京京策集團;山東省威海市南海新區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糧策品牌研究院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共同參與的“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 中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頂層設計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藍獅鄉村振興品牌強農戰略研究基地順利召開。
會上,大家深入分析了中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現狀,與會者認為,堅持“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的方法論和路徑圖,能助力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有效推動產業振興,讓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實效化服務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現狀:中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發展“繁而不榮”
據《品牌農業與市場》雜志社主編田娜介紹,目前全國已知、已發布的區域公用品牌數量近3000個。相對于2019年《中國農業品牌目錄》首批公布11類300個區域公用農產品品牌,不到四年時間,中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數量翻了10倍。
數量不等于質量,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總經理吳維認為,目前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存在省、市、縣各自為陣,重復建設的問題,外加上“負責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不想投入”,導致好心沒把事辦好,很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出現了“不知所云、帶動無力,運營散亂”的現象。
不知所云是認知空心化帶來的結果,具體表現是很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涵蓋產業太多,導致品牌缺乏直接消費認知屬性,品牌名、廣告語看上去有放心、滋補、味道、膳食等價值,用戶卻不知道該品牌賣的是什么產品,無法真正完成消費。
比認知空心化更常見的是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帶動無力化,因為大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缺少從品牌建設到產品標準創建、授權管理、渠道運營、營銷傳播等在內完整的體系化頂層設計,設計商標、開新聞發布會固然重要,但因為消費未完成閉環,品牌市場運營缺少長效推動力,好的品牌卻沒有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運營的另一個現象是運營不穩定,一任主官一個思路,政策不連續,品牌力量尚未釋放就已銷聲匿跡,紅火一時,銷量有限,前期投入的大量資金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產生應有的結果。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基于實際,著眼實效,研發了“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頂層設計新路線、新圖譜。
方案:讓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因特色而成國家品牌 產生世界影響
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創辦于2007年,是國內較早專注農業品牌營銷策劃的咨詢機構,在過去十五年,除了“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還研發了“品牌記憶體”、“品牌農業、金融農業、互聯網農業三網合一”等多個農產品品牌化實戰指導工具,策劃了井岡山、敦煌、柴達木等多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是國內農業頭部營銷機構之一。
藍獅農業品牌營銷策劃機構董事長劉一辰在會上介紹說,“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是專門針對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研發的實戰工具,主要從三產融合、三品協同、三團掘進的維度,系統長效打造農業區域公用品牌。
三產融合指的是通過對產區、產業、產品綜合把握,打造具有唯一性、優勢性和市場性的品牌特色,本質上是打造優質供應鏈。具體步驟是聚焦一個特色品類,實現省、市、縣、鄉四層聯動,完成特、優、良產業三層分級,從而讓區域品牌既有聚焦點品類,又能多品類次第發展,形成優勢產品集群。
說到三品協同,劉一辰告訴與會者,三品協同指的是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的協同,從當前的中國現狀出發,最重要的是要有運營主體企業對公用品牌進行統籌兼顧,否則極易使公用品牌出現“公地悲劇”,增加維護成本和沒必要的信任風險。
另據介紹,“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相對于國內其他區域品牌理論,另一個特色是三團融合消費鏈的設計,通過品牌價值、品牌符號、品牌渠道和品牌傳播四大工程,讓農業品牌從頂層設計層面,就將市場運營因素納入其中,區域特色爭第一,國家品牌做唯一,世界影響創一流,使用戶、市場能通過一個區域品牌,體現中國精神、中國文化,讓世界傾聽中國農業品牌的聲音。
心聲:聚智慧 合資源 讓中國農業區域公共品牌贏在市場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所所長邢春雨聽了藍獅介紹后,向與會者簡要回顧了農業的發展歷程,認為現在是綠色(大地)農業,未來將是藍色(海洋)、白色(微生物)農業,生態農業作為一個全方位的體系,三色構成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在邢春雨所長看來,中國是一個親農社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消費者對農業生產者的尊重和農產品的敬畏。持續的科學技術創新是未來農業絕對的支持力量。人、技術、產業融合聚集是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邢春雨所長指出,在當前鄉村振興時代背景下,系統化建設市場品牌是必由之路,藍獅作為營銷咨詢機構,做品牌很專業,她希望研討會各方能形成聯盟,共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邢春雨的話引發與會單位的共鳴,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品追溯委員會于輝宏表態,愿意為農產品品牌發展提供系統、科學的追溯支撐,強化特色價值;普方達產業基金聯席總裁田愛靜表示打造品牌一定要先做產業規劃;FDC時尚產業智庫、泰國商務部泰中經貿委員會秘書長袁海云則興奮地說,目前主流營銷理論都是舶來品,“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是中國特色的品牌理論,希望經由本次研討會,大家聚智慧,合資源,逐步形成中國農業品牌話語體系,真正為中國鄉村振興奉獻中國本土咨詢的力量。
對此,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心邵科博士頗為動情,在他看來,長期以來,農產品承擔了太多非經濟功能,很重要但價格不高,希望隨著農業現代化、數字化、三產融合,農村、農業、農民真正振興,而這就需要新的理論和方法、路徑,這恰恰需要藍獅等在座各方的力量。山東省威海市南海新區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隋曉梅對此表示贊同,認為區域品牌不僅需要規劃,更需要對科技、農事教育等多方面要素的運營整合。糧策品牌研究院程青云補充說,區域品牌要實現“區域特色 國家品牌 世界影響”,歸根結底需要各方共同打造可消費、有價值、能持續能在市場發力的產品。
合力則盛,分力則衰,京策集團作為一家融農業品牌策劃、法律咨詢等多個板塊業務于一體的集團公司,董事長劉衛國表示愿意為中國農業區域品牌、產品的良性發展提供知識產權保護。
研討會最后,與會者進行了合影留念,并表示,未來要多聚會,深探討,讓中國農業區域公共品牌因區域特色而成國家品牌,成就世界影響。
本次專題研討會采用線上線下一體化方式舉行,寧波拾物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乾輝、寧波智慧天成品牌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左敏、藍獅農業品牌營銷機構副董事長賈商等也在線上參會,并發了言。
另據悉,本次專題研討會是藍獅與京策集團2022年組織的首次區域公用品牌專題研討會,接下來,會不定期舉辦更多凝聚智慧,整合資源的活動,為中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