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路”上的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05月18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翻閱公司2021年年報可以發現,隨著資源的持續投入和前期儲備人才的成長成熟,公司職教新業務所在的綜合序列在公司主營占比上一年度15.90%提升至24.16%。原來公司最為倚重的公務員序列主營占比從56.14%降至48.74%,減少7.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一升一降,公司用實際行動彰顯改革決心。
職業教育接過接力棒,重塑教育行業生態
3月8日,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一份有關教培板塊的研究報告認為,市場對該板塊的情緒仍然低迷,但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而從目前多數教培機構轉向的行業市場規模來看,教培機構想要找到新的“春天”并不是空口之談。
一方面,“雙減”政策發布后,素質教育賽道作為新的突破口持續受關注,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培訓成為提升就業競爭力和薪資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有著超過15%以上的持續增高的市場需求及規模。
5月1日《新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從國家立法層面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破解社會上對于職業教育的偏見。讓低調多年的職業教育重新站到聚光燈下,職業教育發展迎來了“黃金時代”。
修訂后職業教育將在多方面實現突破,如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這讓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減輕義務教育“內卷”;明確本科職業教育,高考后填報志愿的選擇將更多;寫入本科以上層次職業教育,有助于培養更高技能人才,并且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
緊接著,財政部、教育部發布通知,下達2022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預算,本次下達資金預算金額為52.76億元,加上已提前下達金額249.81億元,累計下達預算為302.57億元。
政策為職業教育撐腰,財政為職業教育托底,職業教育有望超越素質教育,成為教育行業的 “主戰場”。
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變與不變
在時代的潮流中,企業就像沖浪者,如何踏準時代的節拍,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對于現代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依靠非學歷類職業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內容沉淀和超過2000人研發團隊與超過萬人的教師團隊,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向職業教育新業務邁進。
2021年,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職業教育事業部,整合內部資源,協同政府、企業、高校三方,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融媒體、數字文創、智能制造、智能航空等培育方向上進行探索,盤活存量資源,尋找新增長點。同時,保持有效研發投入,以鞏固和強化在職業教育創新平臺先發優勢,穩步前行。
翻閱公司2021年年報可以發現,隨著資源的持續投入和前期儲備人才的成長成熟,公司職教新業務所在的綜合序列在公司主營占比上一年度15.90%提升至24.16%。原來公司最為倚重的公務員序列主營占比從56.14%降至48.74%,減少7.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一升一降,公司用實際行動彰顯改革決心。
作為國內招錄考試培訓領域深耕多年的開拓者和引導者,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早早意識到,職業教育體系長期以來較為薄弱,高端技能型人才長期供給不足,優質職業教育供給現狀矛盾較大,職業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使命,關系國計民生,民營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我國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檢索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22年3月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指南通過企業名單》可以發現,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連續6年與高校開展產學合作,目前公司共有90個項目指標獲批立項,其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50項、師資培訓項目25項、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15項。
不僅如此,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還與各行業的多家頭部企業騰訊教育等達成合作,還原企業大型項目實操過程,根據實際生產就業需求,制定了專業性強、應用型強的課程體系,培養社會市場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新興職業教育是創新和組織能力的比拼,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擁有1500個直營網點,覆蓋300多個地級市,并擁有超過2000人規模化專職研發團隊和超過14000人大規模教師團隊、大多數機構缺少的規模化和垂直一體化快速響應能力,基于師資積累、內容沉淀、品牌效應和可復制化的商業模式,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不斷落實從總部和省城向地級市及縣城的下沉戰略,從而實現跨地域和跨品類快速擴張。
新“轉型”的可能
展望未來,中國對教育的重視和對優質人才的渴求,是整個職教產業的最大支柱。
從統計數據來看,當前我國共有1.17萬所職業院校、3088萬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近年來,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一線新增從業人員有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可見,職業教育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撐。
行業龍頭北京智博領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敢于脫離舒適區,也在以嶄新姿態迎接行業變局和實現自我突破。
《新職業教育法》公布后,2022年或將是教培公司順利轉軌的分水嶺,但對于目前的教培機構們來說,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它們的細分領域存量供給中均已出現眾多參與者,部分領域甚至出現優勢性企業,錯位競爭難度可想而知。
教培機構的轉型將是平臺與時間的一場賽跑。具有先發優勢的機構,選擇了職業教育這條和自身基因相匹配的光明之路,相對其他機構而言,行進道路或將更加平坦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