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革命引發數字經濟浪潮 以數字經濟助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 2022年04月15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DTE數科,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產業,覆蓋領域極廣的系統性創新,以增量數字紅利彌補傳統紅利的下降,推動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演進升級。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數字經濟培育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數字經濟以“虛”促“實”,推動實體經濟朝著數字化、智慧化、網絡化、可視化的方向發展。一是數字化開拓實體經濟發展新空間。產業數字化重塑產業分工協作新格局,產業間技術滲透融合,平臺化產業新生態迅速崛起,新模式、新業態方興未艾,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和經濟增長新藍海。二是智慧化提高生產和服務效率。數字技術可以解決實體經濟中生產、經營、流通、服務等對接問題。數字化資源配置不斷擴展,帶來全社會、全產業、全要素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價值創造模式的改進,有效提高生產和服務效率。三是網絡化對接需求供給。平臺化成為產業主導模式,為經濟生產經營、供應鏈管理提供數據支撐,以極低的成本分析客戶需求,對接供需,助力企業精準營銷,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四是可視化解決融資難題。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通訂單、制造、入庫、結算等環節,可視化幫助企業更好獲得金融機構服務。
DTE數科,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產業,覆蓋領域極廣的系統性創新,以增量數字紅利彌補傳統紅利的下降,推動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演進升級。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通過不斷升級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智能機等信息工具,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人類處理大數據的數量、質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人類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形態轉化。
數字經濟通過不斷升級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智能機等信息工具,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人類處理大數據的數量、質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人類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形態轉化。
市場規模
2021年7月1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報告》顯示,2020年,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已達39.2萬億元。
發展排名
2021年8月2日,“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開幕。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到32.6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0%,占GDP比重為43.7%。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5.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長9.6%,位居世界第一。
相關法規
2021年9月1日起,《數據安全法》施行,目的是為了規范跨境數據流動,規范數字經濟,保護中國網民對保障自身數據安全的合理訴求。
社會關注
2022年3月,新華社聯合百度發布《大數據看2022年全國兩會關注與期待》,數字經濟位列第五位。
大數據顯示,兩會前夕“數字經濟”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同比增長96%,隨著“元宇宙”概念在去年大火,“數字孿生”等相關技術的關注度快速上升。除此之外,數字安防、集成電路等數字化產業的發展也受到用戶關注。
數字經濟引領科技創新新趨勢。促進創新體系的數字化重構,使科技創新研究過程更加開放包容。數字技術有效消除高校知識創新、科研機構技術創新和企業產品創新之間的壁壘,弱化科技交流障礙,促進產學研協同,有效降低技術創新的成本與風險,提升創新績效。數字技術縮短創新周期,數據成為企業實施產品開發、研判市場趨勢、優化生產布局、及時調整方向的新工具,企業發布的新產品能快速獲得用戶的測試與反饋,激勵企業從事更多的創新活動,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知識、技術向企業溢出,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創新要素的數字化滲透為創新活動由地理空間集聚向數字空間集聚提供契機,數字化有效降低創新要素流動過程中的交易成本,發揮高效聯通、溢出擴散等驅動作用,推動創新要素高效流動與協同,引發更大范圍創新要素和創新主體在數字空間的整合和重構,進一步擴大科技開放合作,有力推進科技創新資源的合理化配置,提升協同創新水平和區域創新效率。
數字經濟催生現代金融新變革。數字技術廣泛滲透到金融各領域,通過數字化賦能推動金融業態發生深刻變革:變革支付端,從電子支付到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移動金融、直銷銀行等,無一不是金融數字化的直接體現,銀行業務已經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無人銀行、線上銀行、虛擬銀行已成為現實;重構貨幣端,貨幣是實際的運行載體,信用是實質的交易基礎保障,以信用體系背書的數字貨幣將是未來金融發展的核心之一;賦能供需端,數字化提高金融市場的配置效率,有效減輕和克服金融業務中銀行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風險大等問題,有助于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確保資金流傳送至末端中小企業,多措并舉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強化監管端,利用數字技術推動金融監管創新,提高金融監管效能,為數字金融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助推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數字經濟提出人力資源發展新要求。數字經濟發展進入人才驅動時代,與服務業數字化主要依靠數量龐大的網上客戶模式不同,制造業領域的數字化升級更加需要人才驅動,對數字人才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結構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數字產業化快速發展,數字人才是數字產業發展最大的創新力、競爭力源泉,數字專業人才與頂尖數字人才供不應求。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數字新興技術與各產業交融不斷深入,產業、產品的數字化發展趨勢明顯,對數字人才的需求不只強調其擁有專業技能,而且更加注重與其他領域技能的融合應用,對綜合型數字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