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理攜手國際TRIZ協會開展MATRIZ一級認證培訓
- 2022年04月14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當前復雜的經濟政治大環境下,創新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也是政府層面強調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推動力。要做出高質量的創新,特別是技術創新,不但要有物質上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更要有好的方法,可以讓技術創新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獲得成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當前復雜的經濟政治大環境下,創新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也是政府層面強調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推動力。要做出高質量的創新,特別是技術創新,不但要有物質上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更要有好的方法,可以讓技術創新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獲得成果。
TRIZ:70年創新方法精華
TRIZ的中文含義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由前蘇聯發明家協會主席根里奇·阿奇舒勒先生于上世紀40年代開始創立。目前,它已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技術創新方法之一。
課程內容
課程目標
使廣大企業研發人員學習TRIZ入門級課程,為二級培訓做理論準備;
建立創新思維、實踐創新方法、掌握創新工具;
為創新型企業培養具有實戰能力的、具備國際資質的創新工程師。
課程亮點
頒發國際TRIZ協會(MATRIZ)認證證書
MATRIZ主席與科理咨詢MATRIZ三級認證專家共同授課
課程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全程回放,復習鞏固效果更佳
結合科理30年創新技術領域優勢,為您提供全方位產品創新課程內容輸出(另贈送線上降本設計、商務降本、產品領導力等)與交流服務。
課程對象
MATRIZ一級培訓面向沒有TRIZ基礎或者TRIZ基礎薄弱的人普及TRIZ知識,使其初步具有運用現代TRIZ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層研發者∶創新能力跨越式提升
研發高管∶系統性創新能力提升
高校學生∶一證在手,優勢盡顯
課程安排
1.課程嘉賓:國內外大師,在線授課
Oleg Feygenson
國際TRIZ協會(MATRIZ)主席
MATRIZ董事會成員
等離子技術博士
三星全球技術中心首席工程師
張 凱
技術創新設計方法論實戰專家
2020、2021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北京區評委
國際TRIZ協會(MATRIZ)認證三級
個人專利10余項,并發表過多項學術報告
2.課程形式:騰訊會議,在線直播授課
3.授課形式:外教為英文授課,中文交替傳譯,講練互動、實操輔導。
4.考試方式:線上作答,考試三天內可查看考試成績,通過考試即可獲得國際TRIZ協會(MATRIZ)頒發的證書。
5.課程時間:2022年5月19-21日(3天)
6.?課程費用:活動價3650元(原價5880)含培訓及認證費用,詳情請到科理咨詢官網咨詢客服了解詳情。
MATRIZ一級認證證書(樣式)
8.增值福利:
MATRIZ一級培訓面向沒有TRIZ基礎或者TRIZ基礎薄弱的人普及TRIZ知識,使其初步具有運用現代TRIZ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方位創新能力提升,贈科理超值禮包價值19800元
創新類全方位線上課程禮包∶DFMA降本設計、創新設計、采購降本、產品領導力等
團體報名企業,可獲贈科理創新對標中心參觀+創新方法交流活動(四省五市)
團體報名企業(≥5人),企業獲得免費線上一對一溝通1小時
課程大綱
TRIZ簡介/TRIZ的歷史
產品功能分析與動手練習
因果鏈分析與動手練習
系統剪裁法與動手練習
資源分析和最終理想解
技術矛盾與發明原則與動手練習
解決物理矛盾與動手練習
功能導向搜索
標準解簡介與動手練習
技術系統進化趨勢簡介
系統操作員—多屏幕思考
關于科理
擁有30年專業經驗,長期服務于財富500強,專注于提升企業的改善與創新能力,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憑借在流程管理領域的專業經驗和技術積淀,與國際TRIZ協會(MATRIZ)、德國弗勞恩霍夫學會等30多家國際權威機構展開深度合作,致力于為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構建更為專業的持續改善與創新的智能平臺。
關于國際TRIZ協會
國際TRIZ協會(MATRIZ)成立于1997年,由TRIZ創始人根里奇·阿奇舒勒建立,起源于彼得羅扎沃茨克。
1989在俄羅斯成立的TRIZ協會,阿奇舒勒為MATRIZ的第一任主席,他建立了協會的結構和基本目標以及TRIZ專家的認證過程。MATRIZ正式于1999年注冊。
MATRIZ主要目標是:
作為創造性的方式推廣TRIZ理論;
紀念TRIZ創始人G.S.阿奇舒勒先生;
在阿奇舒勒的理論基礎上發展和完善創意性的方法;
在TRIZ理論基礎上開發提高創造力方法。
MATRIZ認證:
國際TRIZ協會認證是世界上最權威的TRIZ應用能力認證,由MATRIZ協會于1998年推出,認證級別由易到難共分五級。這5個級別包括兩個類別:使用者 (1-3級別) 和 專家 (4-5級別)。
1-3級認證主要評估申請者對于TRIZ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4級和5級主要評估申請者在TRIZ領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貢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