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教育培訓>正文內容
          • 教培退潮 成人職教“風口”已來?
          • 2021年10月13日來源:工人日報

          提要: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以K12(指學前至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為主營業務的教育培訓機構步入寒冬。一些機構宣告閉店,而另一些機構則選擇轉換賽道,其中成人職業教育成為這些機構的新方向。

          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以K12(指學前至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為主營業務的教育培訓機構步入寒冬。一些機構宣告閉店,而另一些機構則選擇轉換賽道,其中成人職業教育成為這些機構的新方向。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終身教育的理念,邊上班邊考試成為上班族的潮流。人才對職場需求的提升推動著消費升級,其中最明顯的是教育類知識產品。從職業資格考試到人才招錄考試、專業技能培訓等,成人職業教育潮水一般在教育賽道滾滾向前。

          當教培行業退潮,成人職業教育成為培訓機構入局、轉型的熱門選項。轉換新賽道能否跑得順利,能不能推動成人教育行業的質量提升?為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K12選手入局新賽道并非易事

          “雙減”之后,在山東一家培訓機構擔任授課老師的付磊越發感到焦慮,課時減少、學員減少、工資減少,讓他不得不思考未來的出路。

          付磊告訴記者,身邊的同事有的也到職業培訓學校求職,但只是先從咨詢做起,做授課老師的很少。“專業不對口是最大的原因。我已經在教培行業做了近7年了,還是希望可以繼續做授課老師,之后我也會多看看私立學校的教職崗位”。

          同樣,運營了多家培訓學校的王鵬,也對是否涉足職業培訓學校感到不確定。“‘雙減’之后,身邊一些同行已經關閉了自己的機構,因為我的學校更多偏向素質教育,所以學科教育減少后,機構還能堅持運維”。

          王鵬告訴記者,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發展的大方向,是“風口”,有政策紅利。但不同于K12教育,成人職業教育,像公務員、教師資格證之類的考試培訓,學員以考證為主,續課率不高,而且成人職業教育細分的品類非常多且專業性很強,如果全面布局,需要很多人力物力。“中小型培訓機構如果轉換賽道,硬件師資全部要更新,等于重新創業。所以我還在觀望未來素質教育和K12教育會如何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哪怕是曾經的K12頭部機構進軍職業教育領域,也不可避免遇到賽道競爭的壓力。以人才招錄考試培訓為例,中公教育、華圖教育、粉筆教育已發展多年趨向成熟,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具有規模和市場優勢。新入行者得深入思考如何作出自己的特色與成績,防止陷入職業教育賽道“內卷”。

          成人職業教育“炙手可熱”

          成人職業教育并非是“雙減”后才成為新賽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4-2019年,我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復合增速達11%。

          “雙減”之前,新東方、高途等K12教育領域的頭部機構,已著手發展成人職業教育。2020年5月,高途表示,成人教育業務板塊已被定位為該公司新的增長引擎。今年3月,新東方數億人民幣A輪融資提供給公職類考試培訓服務的導氮教育,這是新東方首次投資公考類培訓機構。

          “雙減”之后,K12業務退潮,職業教育迎來了更多的新動作。高途將2021年視為自己的第三次創業,今年7月,“高途”App新上線,記者在該App中發現,其涵蓋了英語、會計、公務員、教師、事業單位、醫療考試等十多種成人職業教育項目。同為K12教育龍頭的好未來舉行輕舟品牌發布會,宣布將正式進入職業教育領域,不僅包括傳統的職業技能類,還會包括新型職業類和成人學歷類。

          摩根士丹利發布的《職業教育專項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服務業的增長和制造業技能升級需求將推動職業教育市場的成長,預計2030年前,我國非正規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市場每年增長8%,規模預計將擴展到8700億元。

          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講師劉幸看來,培訓機構進入職業教育領域,對于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是一件好事情。“‘雙減’將過去義務教育階段中過度的商業因素一一剝離,還原其民生事業的本質。同時將社會資本引向一些亟待發展的領域,如職業教育,有利于改善中國的整體教育格局,也有利于培養國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劉幸講道。

          在新賽道上如何跑得更好

          余蕊曾擔任過4年的公務員考試教師,可去年年底,她失落地離開了她的崗位。余蕊告訴記者,近年來,考公熱、考教資熱帶動了職業培訓機構的發展,部分機構為擴大市場盲目開課,“但師資是個大問題,有些老師,不管專業如何,通過簡單培訓即上崗,同時教授公務員考試和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行業師資良莠不齊”。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職業培訓行業研究報告》,職業教育相關政策頻出,對職業培訓機構而言,機會挑戰共存。職業培訓行業迎來經濟轉型時期新的發展機遇,市場空間廣闊,隨著新玩家涌入和新技術滲透,競爭將更加激烈。總體而言,行業向規范化、市場化發展,利好有資金實力和教研及師資能力的頭部機構。

          優秀的師資之外,劉幸指出,企業用人注重實操,近些年來,諸如教師資格證等職業資格考試中也增加了實操環節的考察比重,“職業教育不光是動嘴皮子。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職業教育機構也應注重培訓學生的實操技能,完善場地、設備等配套設施,利用好線上和線下資源,讓學生不僅能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還能夠學以致用”。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包括高職百萬大擴招、1+X證書制度等。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教師問亞琴建議,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加強與職業院校、領頭企業的深度合作,優勢互補,“針對學生、成人、再就業人員開發不同類別的培訓課程以及適合行業發展的職業資格證書,讓職業證書有門檻更有含金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