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凈賺超600億元 股市向好增厚投資收益
- 2025年11月04日來源:京商報
提要: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陸續發布,前三季度的階段性成績單隨之出爐。11月3日,北記者統計發現,2025年前三季度,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整體實現了保費收入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其中,57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合計突破萬億元,56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信泰人壽未披露凈利潤指標)合計凈利潤超過600億元。
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陸續發布,前三季度的階段性成績單隨之出爐。11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5年前三季度,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整體實現了保費收入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其中,57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合計突破萬億元,56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信泰人壽未披露凈利潤指標)合計凈利潤超過600億元。
綜合來看,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取得良好業績可歸結為資產和負債兩端同步改善:資產端受益于資本市場向好,投資收益增厚;負債端得益于預定利率下調,降低了負債成本。
保險業務收入破萬億
11月3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5年前三季度,已披露數據的57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前三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總計達1.07萬億元,增長約11%。
其中,兩家險企保險業務收入躋身“千億級”,分別為泰康人壽的1968.71億元和中郵人壽的1513.11億元,同時,這與保險業務收入排名第三的信泰人壽拉開了超過千億規模的差距。數據顯示,信泰人壽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472.26億元。如此來看,兩家頭部險企保險業務收入占非上市人身險企總量超三成,足見人身險行業的“馬太效應”。
今年前三季度,受預定利率下調帶來的停售潮影響,多數人身險公司實現了保險業務收入正增長,但也有個別險企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如業務幾乎停滯的華匯人壽保險業務收入負增長60.59%,長生人壽保險業務收入減少36.11%,橫琴人壽保險業務收入縮水22.83%。
長生人壽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出現同比下滑,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行業整體新單保費規模有所收縮,公司作為市場主體之一也受到相應影響;二是在“報行合一”政策導向下,公司主動推動業務結構優化,逐步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增長轉型,短期內對保費收入形成一定壓力。
北京商報記者同步致函橫琴人壽、華匯人壽采訪,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凈利潤增長可觀
從利潤表現來看,已披露數據的56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凈利潤共計619.63億元,增速達到了183%。
具體而言,凈利潤排名第一的是泰康人壽,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47.7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2.11億元增長169%,也是非上市人身險公司隊列中唯一凈利潤達到百億規模的險企,中郵人壽以91.29億元的凈利潤位居第二。
此外,凈利潤榜單中的三、四、五名分別是工銀安盛人壽、招商信諾人壽和中信保誠人壽,三家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39.68億元、32.03億元和31.4億元。
凈利潤榜單前五名中,“銀行系”險企占領四席,足見銀保渠道對人身險行業的價值??萍疾繃铱萍紝<規鞂<抑艿舷虮本┥虉笥浾叻治?,銀保渠道表現優秀得益于銀保合作模式的深化,一方面,“報行合一”政策的嚴格執行,使得銀保渠道費率優化,業務價值屬性顯著增強;另一方面,銀行客戶對具有保底收益的長期儲蓄類產品以及養老等產品的需求持續迸發,也推動了銀保渠道業務的增長。
當前,普通型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1.90%,此前已經觸發上限調整機制,分紅險、萬能險等的定價利率也同步下調。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行業在產品端迎來新一輪結構調整,預定利率下調既能緩解利差損壓力,又有助于提升新單盈利空間。周迪表示,預定利率下調后,險企會加大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的推廣力度,因為分紅險的“保底+分紅”模式在低利率環境下更具吸引力。雖然短期內可能會使部分對收益敏感的客戶減少投保,但從長期看,有利于險企降低利差損風險,提升業務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投資為盈虧“勝負手”
業績飄紅的背后,投資端回暖功不可沒。利差一直是壽險公司主要利潤來源,因此投資是決定險企盈虧的“勝負手”。
實際上,前三季度利潤表現較好,投資收益是主要驅動因素之一。通過盤點57家披露投資收益數據的險企,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人身險公司投資收益率數據較為集中,個別有超過5%的險企,而投資收益為“零下”的情況已不復存在。
在高投資收益率區間,君龍人壽、北京人壽、小康人壽均實現了超過5%的投資收益率;低投資收益率區間,僅一家險企投資收益率低于2%,行業投資整體呈現出穩健向好的態勢。
這一良好表現與資本市場行情密切相關。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證指數漲幅為15.84%,深證成指漲幅為29.88%,創業板指漲幅為51.20%。不得不說,權益市場的估值提升為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增長創造了有利環境。險資把握市場機會,顯著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監管數據顯示,二季度末險資股票配置余額已超過3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長8.92%。高比例權益持倉為投資收益帶來顯著彈性,也進一步推升了整體利潤水平。
未來,投資端能否持續為人身險公司的業績表現提供支撐?從固收投資的角度,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指出,長端利率仍處下行通道,10年期國債或試探1.8%低位,固收票息繼續收窄,利率下行削弱新增債券收益率,將拉低凈投資收益率;權益投資方面,柏文喜分析,若股市維持結構性行情,高股息策略有望幫助險企鎖定收益。
周迪預測,政策支持、經濟基本面改善以及資金流入等因素將推動股市上漲,但也面臨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等風險。險企投資端面臨更多的投資機會,尤其是權益類投資,但市場波動可能會影響投資收益的穩定性。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