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險資入市再迎利好 增量資金蓄勢待發
- 2025年05月0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業內人士認為,開展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有助于發揮保險資金長期資金優勢,實現中長期資金保值增值,也有助于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表示,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再批復600億元,將直接為資本市場引入中長期增量資金,增強市場穩定性。
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范圍、調降保險公司股票投資風險因子、推動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保險資金入市再次迎來政策利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5月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提及的下一步繼續支持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三條措施備受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監管總局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將顯著提高保險公司的投資積極性,有望吸引更多保險資金入市,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壓艙石”作用。
擴大長期投資試點范圍
李云澤表示,將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范圍。近期擬再批復600億元,為市場注入更多的增量資金。
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自2023年10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批復和擬批復的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規模合計達到2220億元,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也由第一批的中國人壽、新華保險拓展至太平洋人壽、泰康人壽、陽光人壽、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平安人壽等公司。
記者此前了解到,3月初,第一批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的500億元已悉數投資落地,第二批獲批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目前正在加速推進試點落地相關工作。其中,泰康資產發起設立的泰康穩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獲批,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擬各出資100億元認購鴻鵠基金二期份額。
業內人士認為,開展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有助于發揮保險資金長期資金優勢,實現中長期資金保值增值,也有助于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表示,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再批復600億元,將直接為資本市場引入中長期增量資金,增強市場穩定性。引導保險資金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等領域,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緩解險企償付壓力與會計波動約束,推動“長錢長投”機制深化,實現險資增值與市場穩健“雙贏”。
調降保險公司股票投資風險因子
李云澤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調整償付能力監管規則,將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進一步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推動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調動機構的積極性,促進實現“長錢長投”。
業內人士介紹,保險的風險因子是保險公司投資和經營業務的資本占用,風險因子越高,要求的最低資本越多,對資本的占用和消耗就越多。下調風險因子意味著保險公司的資本使用效率可得以提高,提升保險資金股票投資比例上限。
此前,金融監管總局曾對風險因子進行優化。2023年9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表示,對于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風險因子從0.35調整為0.3;投資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風險因子從0.45調整為0.4。
中泰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葛玉翔測算,假設本次針對保險資金持有的滬深300股票風險因子下調10%,在50%滬深300成分股配置假設下,如果全部增配滬深300,對應股市增量資金或超千億元。
權益投資比例有望提升
近年來,監管部門推出一系列政策優化險資權益投資環境,推動保險資金入市。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保險資金權益投資占比還有提升空間,在當前低利率疊加新會計準則實施背景下,保險資金適當增加權益投資有助于提升險企投資收益。
“金融監管總局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長期資本的優勢,加大入市穩市力度。前期,開展了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銀的增量資金。上個月,金融監管總局又上調了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的比例上限,進一步釋放投資空間。”李云澤表示。
在政策支持下,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有所提升。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達33.26萬億元。在資產配置方面,截至2024年末,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的股票配置余額和占比均較2023年同期出現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距離監管上限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在一系列政策利好帶動下,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有望繼續提升。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