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資創投基金既要“算總賬”還要“算大賬”
- 2024年12月03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12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多項政策措施。為解決國資創業投資“不敢投”“不愿投”等問題,兩部門也推出多項有利政策支持國資投資“放開手腳”。其中提到,健全符合國資央企特點的考核和盡職合規免責機制。
為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央企創投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12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兩部門”)聯合出臺多項政策措施。為解決國資創業投資“不敢投”“不愿投”等問題,兩部門也推出多項有利政策支持國資投資“放開手腳”。其中提到,健全符合國資央企特點的考核和盡職合規免責機制。建立以功能作用為重點的創業投資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機制,既要“算總賬”,對整體投資組合開展長周期考核評價;還要“算大賬”,考核評價以功能作用發揮為核心,兼顧效益回報等要素,不以單純追求財務回報為目標。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關政策的發布有利于推動央企創投基金的發展空間,促進創新創業,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質量。
延長央企創投基金存續期
央企創投基金迎重磅利好政策。12月2日,兩部門聯合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央企創投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整體來看,此次發布的政策主要提到了優化出資人政策供給;推動國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著力加大創新資本投入;以創業投資基金為“探頭”和“觸角”培育新質生產力;健全符合國資央企特點的考核和盡職合規免責機制;根據投資策略合理確定風險容忍度;建立盡職合規免予問責機制等多方面內容。
其中,在致力長周期陪伴創新企業成長,推動國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方面,兩部門提到,央企創投基金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以具備硬科技實力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創新企業為主要投資標的,長期支持陪伴科技創新企業成長壯大,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存續期最長可到15年,較一般股權投資基金延長近一倍。
此前在2023年2月發布的《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及配套指引明確,私募股權基金約定的存續期除另有規定外,不得少于5年。鼓勵私募基金管理人設立存續期不少于7年的私募股權基金。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長周期的投資能夠更好地適應科技創新企業的成長規律,因為科技創新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實現技術突破和市場應用。其次,延長存續期能夠推動國有資本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這對于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長周期的陪伴也有助于中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通過長期投資來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成長壯大。
其次,兩部門還提到,著力加大創新資本投入,募集更多資金投向硬科技。同時,突出創業投資和產業投資理念,以創業投資基金為“探頭”和“觸角”培育新質生產力。
回顧近年來,創投行業頻迎利好政策。例如,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培育創投主體、拓寬資金來源、加強引導扶持、健全退出機制、優化市場環境等方面為創投行業發展營造了更好的政策環境。
另據國務院國資委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期,中央企業共管理了126只創投基金,認繳規模529億元,主要投向了先進制造、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在推動科技攻關、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投向初期基金可設較高容錯率
為解決國資創業投資“不敢投”“不愿投”等問題,兩部門也推出多項有利政策支持國資投資“放開手腳”。
例如,健全符合國資央企特點的考核和盡職合規免責機制。建立以功能作用為重點的創業投資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機制,既要“算總賬”,對整體投資組合開展長周期考核評價;還要“算大賬”,考核評價以功能作用發揮為核心,兼顧效益回報等要素,不以單純追求財務回報為目標。
另外,兩部門還根據投資策略合理確定風險容忍度,為央企創投基金設置容錯率,重點投向種子期、初創期項目的基金,可設置較高容錯率。在各類監督檢查中,更加關注基金投資組合整體而非單個項目、關注功能作用和戰略價值而非短期財務盈虧、關注未來長期發展趨勢而非當前階段性問題。
據悉,此前已有湖北省、黑龍江哈爾濱、浙江江山、江蘇揚州等多地啟動容錯免責機制。例如,今年9月,《湖北省國有企業容錯免責事項清單(2024年版)》正式出臺,并指出,若國有企業出現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因市場風險等不可預見因素,未取得預期成效或造成投資損失等10種情形,可予以免責。
此次兩部門設置容錯機制,又將如何為央企創投基金的發展保駕護航?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設置容錯率有利于擴大央企創投基金的發展空間,促進創新創業,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質量。
此外,兩部門還指出,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建立盡職合規免予問責機制。符合基金功能定位和投資策略的項目出現投資失敗、未達預期或者探索性失誤,相關人員依法合規、履行忠實義務和勤勉盡責義務、沒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可按照規定不予、免予問責。同時,央企創投基金建立市場化投融資機制,為提高投資決策效率,對于早期項目,可以適當簡化資產評估、盡職調查程序,授權投資團隊在一定投資額度內自主決策。
“國資容錯、免責機制的建立,對于國資投資‘放開手腳’具有關鍵性的影響。相關機制能夠為國有投資基金提供更大的風險容忍度,鼓勵國有資金敢于投資于早期和高風險的科技項目。此次兩部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有助于激發創業投資基金的活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柏文喜說道。
兩部門還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中央企業有序規范推進創業投資基金設立運作,建立創業投資與創新項目對接機制,推動國有資本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資本支撐。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