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多家銀行密集“補血” “二永債”發行提速
          • 2024年08月07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以來,已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10余家銀行宣布發行“二永債”進行“補血”,增強資本實力。

          作為外源性資本補充的重要方式,今年以來,銀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以下合稱“二永債”)發行明顯提速。

          8月1日,廣發銀行發布公告稱,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6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全場認購倍數達到3.6倍。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以來,已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10余家銀行宣布發行“二永債”進行“補血”,增強資本實力。

          “在債牛行情下,‘二永債’發行利率也持續下行,銀行發債成本下降,而且相較于上市、尋找新股東等資本補充方案,‘二永債’的發行條件更加簡便易行,促成了‘二永債’熱潮。”蘇商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發行規模超萬億元

          進入今年7月以來,多家銀行密集發債“補血”。其中,“二永債”成為了銀行進行外源性資本補充的熱門選擇。

          7月首周,建設銀行、恒豐銀行、興業銀行先后宣布,將發行2024年第二期二級資本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500億元、50億元和200億元。7月26日晚間,交通銀行也發布公告稱,該行2024年第二期二級資本債券于當日發行完畢,發行規模300億元。

          對于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目的,上述銀行均表示,募集資金將根據適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批準,用于充實二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以增強運營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支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在二級資本債券發行提速的同時,永續債也是各家銀行主要發行的資本工具。

          7月30日,中國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完成2024年第一期永續債的發行交割,規模為300億元。

          “本次永續債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中國銀行其他一級資本,有助于中國銀行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抵御能力,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資本基礎。”中國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7月10日,工商銀行也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簿記發行2024年第一期永續債,發行規模為500億元。

          《金融時報》記者通過梳理Wind數據發現,截至今年8月1日,銀行“二永債”發行總額已超10600億元,相較前幾年同期發行明顯提速。僅今年7月,“二永債”發行規模就已超過2000億元。

          在發行規模不斷走高的同時,銀行發行“二永債”的利率卻逐漸走低。中債資信數據顯示,隨著市場利率走低,二級資本債的平均發行利率由2019年的4.98%降至2023年的4.32%;永續債的平均發行利率由2019年的4.60%降至2023年的4.39%。從今年“二永債”發行的票面利率來看,均已降至2%左右。

          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加大

          銀行密集“補血”背后,是銀行資本補充壓力的提升。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商業銀行補充資本主要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資本補充兩種渠道。其中,內源性渠道以利潤留存為主,而外源性渠道主要是上市、定增、配股以及發行資本補充工具等。

          杜鵑受訪時表示:“在銀行凈息差縮窄的背景下,銀行利潤收窄,內源資本補充貢獻有限,所以需要更多依靠外源資本補充方式。”

          據了解,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均為銀行外源性資本補充的重要渠道。其中,永續債沒有固定期限,融資穩定、利息支出穩定,可以補充銀行其他一級資本。

          “二級資本債是商業銀行常用的補充二級資本的工具,在金融市場上屬于資質良好的投資標的,發行審批流程相對簡便,對銀行是否上市沒有硬性規定,因此受到投資者青睞。”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往年情況來看,“二永債”的發行通常具有季節性,下半年往往是“二永債”的發行高峰。為何今年銀行“二永債”的發行高峰期有所提前?在受訪的業內人士看來,這與“二永債”集中贖回以及銀行資本補充壓力較大密切相關。

          “今年上半年,銀行先前發行的‘二永債’集中贖回到期的規模較大,這是銀行‘二永債’發行提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杜鵑在受訪時表示。

          中債資信金融行業研究團隊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及2025年“二永債”贖回規模達2.34萬億元,超過存續規模的三分之一。

          “此外,政策引導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銀行在凈息差收窄背景下希望‘以量補價’,通過擴大規模做大營收利潤。”杜鵑進一步補充道。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繼去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首次低于1.7%后,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進一步降至1.54%。

          “二永債”發行或將進一步加快

          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今年以來,銀行資產結構也面臨挑戰。

          今年1月1日起,《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對銀行資本補充提出明確規定,即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43%,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3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7%,較2023年末分別提升23個、23個和37個基點。

          “目前,永續債只能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債只能補充二級資本,而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仍然需要通過內源利潤、增資擴股等方式來補充。”在杜鵑看來,當前,銀行業凈利潤收窄,增資擴股的難度較發行“二永債”更高,所以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壓力更大。

          值得關注的是,總損失吸收能力比率(TLAC)的要求也給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帶來了更大的考驗。根據TLAC監管指標,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到2025年需達到16%、2028年需達到18%。

          “我國工農中建交都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所以在滿足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等的基礎上,還需滿足TLAC風險加權比率要求。”杜鵑表示,“目前,國有大型銀行已通過發行TLAC債等方式來進行資本補充。未來,還需持續關注受資產規模擴張、利潤內源資本補充能力變化等因素影響下的TLAC風險資本補充壓力。”

          展望今年銀行發債“補血”的趨勢,多位業內人士在受訪時表示,預計下半年銀行“二永債”的發行和批復速度或將進一步加快。

          “當前,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金融監管政策的趨嚴,銀行資本補充需求日益增加。”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下半年,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和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預計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資本補充需求。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蜂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