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收益率持續回升 中長期純債型產品表現搶眼
          • 2024年03月13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3月12日記者發稿,已披露相關數據的927只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中,有636只取得正收益,占比68.6%。其中,固收類表現較好,中長期純債型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達5.22%,表現搶眼。

          隨著A股企穩反彈以及債市持續上漲,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的收益率持續回升。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3月12日記者發稿,已披露相關數據的927只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中,有636只取得正收益,占比68.6%。其中,固收類表現較好,中長期純債型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達5.22%,表現搶眼。

          超八成固收類產品

          收益率為正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3月12日,在927只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中,有636只獲正收益,278只虧損,13只收益保持不變。整體看,這927只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中位數為3.17%,平均數為1.70%。年內收益率最高的是“英大資產-泰和優選2號”,年化收益率高達109.51%。

          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被細分為固收類、權益類、混合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等大類。目前,公開披露數據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較少,因此市場普遍關注固收類、權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的收益率。

          對比來看,今年以來固收類產品整體表現較優。604只固收類保險資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平均數為3.73%。其中,有489只取得正收益,占比為81%。172只權益類資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2.56%。其中,有76只取得正收益。151只混合類資管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59%。其中,有71只取得正收益。

          對于不同保險資管產品業績分化的原因,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今年前2個月,權益類產品受權益市場波動影響較大。相比之下,固收類產品業績表現較好。

          保險資管公司

          需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

          由于保險資金具有負債端久期長、偏好投資穩健類資產的特性,因此,固收資產是保險資管公司重點配置對象,固收類投資也是保險資管公司的強項。

          今年以來,在固收類保險資管產品中,中長期純債型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達到5.22%,其次為混合債券型一級產品和可轉換債券型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達到4.75%和4.6%。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受今年以來債市上漲等因素影響,固收類產品表現較好。由于權益類投資更容易出現結構性行情,權益類產品年內總體表現不盡如人意。

          田利輝進一步表示,保險資管公司通常擁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和較低的資金成本,具備較強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但是,保險資管公司投資范圍相對受限,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有待提高。為了補足短板,保險資管公司應該豐富投資品種和策略,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并加強與其他投資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市場競爭力。在權益市場波動加大、固收市場“資產荒”的背景下,保險資管公司還應培養長期業務模式,打造核心能力,發揮自身長期資金的優勢。

          周瑾認為,保險資管公司需要依靠投研、配置、風控、客服與運營等能力驅動的長期業務模式,因此需要理順管理與考核機制,加大在人才、數據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打造核心能力,才能贏得競爭優勢。

          “在監管機構鼓勵長期價值投資的背景下,保險資管公司要發揮自身長期資金的優勢,基于趨勢進行研判和行業研究,做好能夠穿越周期的資產配置?!敝荑硎荆谶@個過程中,保險資管公司要盡量避免過度關注短期投資回報,負債端應保持充分的匹配與聯動,真正發揮“穩定器”的作用,才能獲取長期穩定的收益。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