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去年308家上市公司將董責險加入“購物車” 索賠與潛在索賠明顯增多
          • 2024年01月05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隨著市場需求進一步被激發,參與董責險市場競爭的保險公司主體也在增加,2023年董責險市場費率整體同比有所下降。同時,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索賠與潛在索賠明顯增多。業內人士認為,應重視董責險經營風險,通過加強核保等舉措分散風險。

          董責險市場依舊保持著較高熱度。

          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購買董責險之前會發布相關公告,而此后較少披露實際投保情況,據業內人士介紹,大部分方案會落地。《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2023年共有308家上市公司發布擬購買董責險的公告,較2022年發布相關公告的上市公司數量略有回落。

          隨著市場需求進一步被激發,參與董責險市場競爭的保險公司主體也在增加,2023年董責險市場費率整體同比有所下降。同時,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索賠與潛在索賠明顯增多。業內人士認為,應重視董責險經營風險,通過加強核保等舉措分散風險。

          投保比例持續提升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308家上市公司發布擬投保董責險的公告,其中,近200家上市公司是首次將董責險加入“購物車”。這意味著上市公司董責險覆蓋面進一步提高。

          董責險的全稱為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主要保障公司董監高在行使管理職責時,因行為不當或工作疏忽所引起的法律責任而給個人帶來的損失。

          歷史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發布擬投保董責險公告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119家、248家、337家。2023年308家上市公司發布擬投保董責險的公告。對此,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王民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董責險并非強制保險,投保意愿與上市公司的主動風險管理意識有關。此外,也有上市公司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選擇不投保。

          購買董責險并不屬于強制單獨公告的類型,因此也有上市公司未單獨公告。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董責險仍然保持較高熱度。據華泰財險商險承保部金融險總監周一芳介紹,董責險的發展存在明顯的事件推動效應。近幾年,受新證券法實施以及個別上市公司造假案等事件影響,保險公司收到的董責險詢價數量猛增,測算顯示,目前約有20%的A股上市公司投保了董責險;而3年前,這一數據還不足5%。

          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將于今年7月1日生效,有望推動董責險市場進一步發展。王民認為,新公司法施行后,公司實控人與董監高的法律責任風險將進一步上升,相關主體投保需求將會同步上升。

          平均費率下降

          董責險費率的變化也備受業界關注。數據顯示,2023年董責險的平均費率同比下降,同時,A股董責險索賠與潛在索賠明顯增多。業內人士認為,保險公司應加以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

          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1月4日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董責險市場報告(2024)》(下稱《報告》)顯示,A股董責險簡單平均費率(以公告中保費預算與保額為計算基礎)2017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從2017年三季度的千分之二上升到2022年的近千分之八,而2023年董責險費率出現下降,簡單平均費率不足千分之七,實際平均費率可能不足千分之五。

          對此,王民表示,隨著上市公司面臨訴訟風險上升以及后續更多董責險理賠公開案例出現,可能還會導致董責險費率上漲。同時,董責險定價因素比較復雜,不同公司間的費率水平可能會和市場平均費率有較大差距。

          周一芳認為,隨著董責險市場需求持續增加,供應商也在增多,市場競爭較以前更為激烈。同時,不同保險公司對風險的認識差異較大,導致個案的費率差異較大。她表示,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下,保險公司不能忽視風險,尤其是潛在長期風險,保險公司應把好核保關。據介紹,董責險的理賠持續時間普遍較長,一般要持續3年到5年才能結案。

          《報告》顯示,近八成的受訪對象表示已報告索賠或潛在索賠明顯增多。據了解,2023年某保險公司向某A股上市公司支付了一筆3000萬元的董責險賠款,而該案從索賠提出到結案長達4年。從索賠趨勢來看,王民認為,考慮到董責險索賠的滯后性,預計2024年可能有更多的潛在索賠將轉化為實際索賠,同時也將出現更多新的可賠情形。

          此外,盡管目前董責險的賠付率不高,但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尤其是一旦出險賠付,金額可能就很高。對此,王民建議,保險公司要防范經營風險,一要加強核保工作,對承保對象進行篩選;二要考慮自身承保能力,必要時尋求再保或共保支持。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