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險企秋招進行時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旺盛
          • 2022年10月14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薛瑾

          提要:東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員陳宇恒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金融服務范圍和業務模式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金融交易、組織架構、操作形態的變化。金融科技的應用將成為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大數據的有效使用也可以提升保險公司的工作效率。

          近期,多家險企啟動2023年校園招聘。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金融科技類人才受到險企的青睞,有險企通過設置提前批招聘、開設金融科技類專項招聘等方式來招攬相關人才。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的應用將成為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險企可多方位加強對金融科技的運用,打造自身競爭力。

          金融科技崗成為熱門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13日,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新華保險、泰康保險、陽光保險、建信人壽、中郵保險、中國太平、民生保險、大家保險等多家險企已經啟動2023年校園招聘。

          梳理后發現,金融科技類人才備受險企青睞,部分險企設置“提前批招聘”以趁早鎖定人才,如中國人壽集團早在8月份就啟動了2023年度校園招聘金融科技類提前批;陽光保險2023年科技培訓生的招聘也早于2023年校園招聘啟動。

          也有部分險企開設金融科技類專項招聘。如中國人壽壽險公司設置“展翼計劃”金融科技人才招聘項目;中國人保開設2023年科技專項校園招聘,并在官網招聘頁面設置科技類崗快速投遞通道。

          大數據、云計算等成為金融科技類崗招聘的高頻詞。如中國人壽集團的金融科技類提前批招聘涵蓋網絡安全、大數據、云計算等崗位;人保壽險總部招聘的科技創新崗主要職責包括牽頭組織推動AI、機器學習、區塊鏈等科技項目的籌備。

          符合數字化轉型需求

          對于險企熱衷于招聘金融科技類人才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保險業正在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險企對金融科技類人才需求旺盛。

          一方面,國家政策支持保險業進行數字化轉型。今年1月份,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指出,大力引進和培養數字化人才,注重引進和培養金融、科技、數據復合型人才,重點關注數據治理、架構設計、模型算法、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專業領域。

          另一方面,各家險企也在不斷推動數字化轉型。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分析稱,近年來,許多險企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成立金融科技部門和平臺,未來險企可能更著力于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實現精細化運營,因此對金融科技類人才有較大需求。

          在半年報中,有部分險企披露了其數字化轉型的進展。比如,中國平安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公司擁有逾3萬名科技開發人員、近3900名科學家。中國太保半年報顯示,今年2月,太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加強前沿技術研究方向探索,開發上線集團統一區塊鏈平臺等。

          險企將加強金融科技應用

          業內人士認為,數字化轉型有助于險企改革創新及工作效率提升。險企可多方位加強對金融科技的運用,打造自身獨特競爭力。

          東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員陳宇恒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金融服務范圍和業務模式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金融交易、組織架構、操作形態的變化。金融科技的應用將成為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大數據的有效使用也可以提升保險公司的工作效率。

          在金融科技的應用方面,有專家認為,用金融科技精準定位市場是其中一個方向。“險企可以通過大數據提升市場營銷和市場定位的精準水平。”陳宇恒建議。

          也有專家認為,險企未來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服務于保險業務的全流程。楊帆表示,險企可以加強科技與業務結合,運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服務保險產品開發、銷售、承保、售后保全、理賠等全流程。

          在外部合作方面,有業內人士建議,險企可利用金融科技與相關行業合作,搭建生態圈。“險企可以實現科技服務輸出,比如通過物聯網和保險相關的汽車、醫療等相關行業進行合作,搭建起一個新的生態圈。”陳宇恒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