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民企債券融資面面觀:監管多舉措緩解融資難題 市場各方信心待提升
          • 2022年08月22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吳曉璐

          提要:市場上頻發的民企違約事件使得中介機構面臨較大的監管處罰風險,也將給中介機構的市場聲譽造成不良影響,導致中介機構參與民企債券融資的動力不足。厘清中介機構參與債券融資活動中的免責情形,是激活民企債券融資市場的當務之急,免責條款越清晰具體越好。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支持民企債券融資舉措不斷,進一步拓寬民企多元化融資渠道。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獲悉,目前,監管部門正在研究將民企債券融資金額納入券商分類評價的加分因素。如果此項舉措落地,將大幅提振券商參與民企債券融資的動力。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21日,今年以來,民企交易所債券融資已達3465.92億元(包含可轉債融資858.71億元)。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監管部門通過豐富信用保護工具,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降低民企債券融資成本等方式,對民企債券融資提供了有力支持,民企融資情況得到了改善。

          多措并舉助力民企債券融資

          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科技創新公司債,減免民企債券融資費用,放寬受信用保護的民企債券回購質押庫準入門檻,召開民企債券投融資見面會、懇談會……,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推出的多項支持民企舉措,進一步改善了民企債券融資環境。

          據記者了解,自5月份民企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落地以來,上半年,已有9單民企債在專項支持計劃增信下成功發行,融資66.3億元。此外,小米通訊等3家民企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實現融資16億元。6月底,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中國結算減免民營企業債券交易結算費用,預計年均減免金額達1.6億元。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核心券商創設信用保護工具規模共計33.69億元,環比增長39.92%。

          7月份以來,滬深交易所先后推出組合型信用保護合約,為包括優質民營企業在內的債券發行人提供一籃子的信用保護,與單一信用保護合約相互補足。7月18日和8月15日,上交所、深交所首批組合型信用保護合約試點產品的交易及報價功能先后上線,組合管理人分別為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

          7月22日,證監會與發展改革委、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從4方面出臺12條舉措,支持民企債券融資。

          “監管部門通過豐富信用保護工具,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對民企債券融資提供了有力支持。”中證鵬元研發部資深研究員張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整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民企債券凈融資150.57億元,去年同期為凈償還1005億元,各等級民企的融資情況均得到改善,以各高評級民企最為顯著。不考慮可轉債和可交換債,前7個月,AAA級民企主體凈融資轉正,為620億元;AA+和AA級民企主體雖然仍表現為凈償還,但是凈償還額分別收窄了30%、41%。

          近日,公募REITs試點范圍亦拓寬至民企領域。8月15日,上交所正式受理東久新經濟REIT,這是市場上首單由民營企業正式申報的公募REITs。

          “民營企業正式試水公募REITs,是加快推進我國REITs試點的重大舉措,也是市場成熟發展的必然過程。”中證鵬元研發部研究員吳進輝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募REITs是權益型投融資工具,有利于改善民企的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負債率,同時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發展的新動力。另外,民企公募REITs獲受理,也有助于充分調動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公募REITs的信心,對后續項目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

          民企坦言獲得感提升

          在創新服務舉措和融資品種落地后,受支持民企獲得感滿滿。5月份,資本市場首單民企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落地,晶科科技在上交所成功發行鄉村振興碳中和綠色公司債,此次債券發行獲得專項支持計劃與金融機構的1億元增信支持,融資5億元。

          “這次創設的信用保護合約,有效豐富了投資人的風險對沖手段,極大地提振了投資者信心。”晶科科技董事會秘書常陽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信用保護工具等舉措不斷推出,打開了民企債券融資的新局面,有力支持了民企債券融資,為市場增添了活力,切實幫助民企突破增信難、成本高等瓶頸。

          常陽還表示,交易所債市持續創新的科技創新公司債券、低碳轉型公司債券等品種,進一步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民營企業也均積極參與。

          5月25日,江蘇永鋼成功發行綠色科技創新公司債(專項用于碳中和),此單債券既是科技創新公司債推出后的上交所首批科技創新公司債,也是全國首單“綠色碳中和科技創新”公司債。

          “本期債券發行,為民營企業未來債券融資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對整個市場具有較為深遠的示范意義。”東吳證券為江蘇永鋼本期債券的主承銷商,東吳證券固定收益部方吉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常陽從民企角度表達了期望,一方面希望后續能夠創新債券品種,打造更多符合民企特點、直達民企需求核心的創新融資產品;另一方面,希望推出對金融機構的激勵政策,鼓勵各類機構加大民營企業債券投資,加快形成投資結構多層、投資主體多樣的良好市場生態。

          提振投資者信心非常重要

          由于民營企業大多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受經濟形勢和市場波動影響較大,特別是近年來民營企業風險事件較多,對市場信心造成沖擊,因此,投資者對投資民企往往持謹慎態度。

          “當前,民企發債難的關鍵在于市場投資者對民企的信心不足,因此,支持民企債券融資,需要提升投資者對民企的信心,讓投資者敢于進行投資。”張琦認為,這一方面需要著手增強民企信用水平,包括進一步探索有效增信措施,豐富信用保護工具;另一方面,還要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從制度上保障投資人合法權益,如強化信息披露、完善違約處置機制、打擊惡意逃廢債等。

          東吳證券固定收益總部創新業務部總經理胡俊華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結合當前市場環境,下一步支持民企債券融資,首先需要對于投資民企債的金融機構給予一定政策支持,不斷提高民企債券吸引力,同時,引入禿鷲基金、對沖基金、另類投資等成熟資本市場投資者,完善債券風險處置機制;其次,大力發展可轉債、可交換債等股債關聯公司債,加大對創新創業債、科技創新公司債、綠色債券等產品的創新,拓寬民企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最后,加大對民企債券信用保護支持,適度擴大民企債券融資工具適用范圍,從而擴大民企債券投資者群體等。

          理清中介機構責任邊界

          除了投資者,樹立債券承銷機構對民企的信心亦非常重要。談及券商承銷民企債的擔憂,胡俊華表示,目前券商承銷民企債券存在的主要困難有三方面:一是受違約風險影響,民企債券的投資者范圍比較有限;二是對于證券公司承銷民企債券的監管激勵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三是對于需要進一步厘清承銷民企債出現違約的證券機構責任。

          “如果債券違約了,監管也會對券商是否勤勉盡責進行調查,券商也可能會受到監管行政處罰,進而影響券商分類評價,甚至可能暫停公司債的業務牌照。”某券商投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他的擔憂。

          記者從接近監管層人士了解到,目前監管部門正在研究將民企債券融資金額納入券商分類評價的加分因素。8月1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2年上半年度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已經將民企公司債(含資產證券化產品)納入專項統計。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如果能將民企債券融資納入分類評價考核,對券商的激勵作用較大。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應進一步優化公司債券融資法治環境,明確中介機構責任邊界。

          監管部門亦正在推動完善債市法治基礎。據證監會2022年系統年中監管工作會議消息,推動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已被納入證監會重點工作。

          對此,華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齊夢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需要從法律法規及制度層面壓實各方責任,明確各方包括中介機構的責任邊界。

          “目前,市場上頻發的民企違約事件使得中介機構面臨較大的監管處罰風險,也將給中介機構的市場聲譽造成不良影響,導致中介機構參與民企債券融資的動力不足。厘清中介機構參與債券融資活動中的免責情形,是激活民企債券融資市場的當務之急,免責條款越清晰具體越好。”齊夢林進一步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