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讓利 穩增長穩就業
- 2022年05月19日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陶鳳
提要: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需要擴大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業務覆蓋面。同時,銀行合理采用續貸、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現抽貸、斷貸。
“對2022年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的困難行業,包括餐飲、零售、文化、旅游、交通運輸、制造業,銀行如果辦理貸款展期和調整還款安排,應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單獨因疫情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不影響征信記錄,免收罰息。”
5月18日,在“支持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健康發展”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負責人毛紅軍作出如上表述。
對于困難行業的小微企業紓困措施,金融支持向來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疫情沖擊之下,薄弱環節的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受大環境影響明顯。短期的經營困難、收入不穩定,很容易造成還貸壓力,引發資金鏈緊張,甚至成為長期的生存隱患。
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需要擴大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業務覆蓋面。同時,銀行合理采用續貸、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現抽貸、斷貸。
隨之而來的,銀行自身面臨不良貸款反彈壓力也受到關注。對此,毛紅軍表示,要辯證地看這個問題,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金融支持小微的意義不僅在于渡過眼前的難關,還在于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住業務基本盤。
換而言之,讓利小微,著眼未來。就業主體穩了,才能從根本上促進銀行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所以,從長遠看,是確保了信貸資產的質量”。
當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總理再次提及突出就業優先。
李克強說,我國仍有1.5億多戶市場主體,通過穩市場主體來保就業保民生,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緩交利息。
眼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爭分奪秒的關鍵時刻。努力使經濟較快回歸正常軌道,穩增長穩就業成為重中之重。
中國經濟已由制造業為主轉向服務業為主。此次疫情中,服務業首當其沖,餐飲、住宿、旅游成為受沖擊最劇的行業。對這次疫情的“重災區”小微企業,更應出臺特殊的、大力度的救助政策。
當務之急是想方設法維持困難小微企業和中低收入居民的現金流,不斷地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繳費、發放穩崗補貼、提高失業保險金返還比例等措施,并進一步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作用。
金融讓利小微,這一系列政策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將利好每一個企業員工及其家庭。助力穩增長穩就業,便是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