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華融2021年扭虧為盈 下階段將圍繞“三表”修復和主業轉型升級
- 2022年03月30日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中國華融于日前發布2021年年報顯示,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31億元,同比增長23.4%;凈利潤19.86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億元。
歷經2020年凈虧損超千億元后,中國華融業績在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中國華融于日前發布2021年年報顯示,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31億元,同比增長23.4%;凈利潤19.86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億元。
昨日,中國華融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介紹公司經營情況及下一步發展戰略。中國華融總裁梁強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華融順利完成引戰增資,公司業績實現扭虧為盈。經過本次重組和進一步瘦身健體后,公司主業經營得到結構性、趨勢性改善。
面對今年中國經濟穩增長的“三重壓力”,中國華融副總裁陳延慶表示,宏觀調控強調以穩定經濟增長為目標,政策寬松水平和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為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主業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會召開同日,中國華融發布《關于股東權益變動的公告》,該公司股東財政部擬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約24.07億股內資股(占該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3%)向中信集團增資。此次權益變動后,財政部將持有該公司的股比為24.76%;中信集團將持有公司的股比為26.46%,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經營總體運行平穩
梁強在經營業績分析中指出,2021年中國華融緊扣“轉型年、攻堅年”總體要求,細化落實“化風險、活存量、優增量、強基礎”四大經營任務,加快主業轉型,加大風險處置,盤活低效資產,完善內控治理,穩定經營大局,取得了資產規模穩中有降、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經營業績扭虧為盈的積極成效,經營總體運行平穩,發展基礎更加堅實,體現為以下四個方面、九個特點:
在“三表”修復方面,穩收入、降支出,經營業績扭虧為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31億元,同比增長23.4%;營業支出836.34億元,同比下降52.7%;凈利潤19.86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控資產、降負債,瘦身縮表初見成效。2021年末集團資產總額1.57萬億元,減少4.4%;負債總額為1.46萬億元,減少7.2%;凈資產為1,040億元,增長62%。
在業務經營方面,活存量、優增量,不良資產經營分部貢獻穩定。實現收入總額517.48億元,稅前利潤72.06億元,保持了業績貢獻主體地位。收購處置類業務加大資產包收處力度,強化處置渠道建設,穩步推進存量盤活,不良資產包收購市場占比保持行業領先地位,2021年收購不良資產包規模779億元;全年已實現收益84億元,增長16%。
在化險瘦身方面,促處置、壓敞口,化險瘦身取得實效。持續推進化險瘦身,壓降非主業無優勢業務資產,多措并舉推進風險資產處置。集團債權資產轉回及核銷撥備135.81億元,同比增長49.5%。穩融資、保償付,對外融資保持穩定。利息支出同比減少,按期償還到期融資,未發生一筆違約,無風險外溢。增資本、推瘦身,資本結構更加優化。順利完成引戰增資,資本實力得到補充,資本充足率恢復至12.95%,達到監管要求。推進全部持牌金融子公司股權轉讓,華融交易中心完成工商變更,華融消費金融及華融證券簽署轉讓協議,其余5家金融子公司股權轉讓有序推進。
下階段將圍繞“三表”修復和主業轉型升級
今年,我國經濟穩增長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風險防范的壓力仍然艱巨。中國華融副總裁陳延慶表示,宏觀調控強調以穩定經濟增長為目標,政策寬松水平和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為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主業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
就不良資產收購行業而言,一是從規???,強監管背景下不良資產的市場空間持續增加。經濟轉型和“三重壓力”下,企業信用結構分化、新增融資放緩、到期債務增加等加大了企業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不良資產市場供給增長可期。
二是從來源看,不良資產的市場供給呈現多元特征。面對國內經濟發展面臨的多重壓力,監管要求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工作“關口前移”。隨著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試點的推進,支持信?;稹①Y產管理公司與信托公司合作處置其不良資產和信托風險資產,以及服務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需求、允許作為清算組成員參與破產案件、鼓勵參與中小銀行風險化解等,“大不良”業務領域將進一步拓寬,為資產管理公司帶來多元化的市場機遇。
三是從結構看,不良資產轉讓主體、行業和區域等方面的差異開始顯現。資產管理公司要把握不良資產新周期機遇,豐富處置手段,做好行業和區域布局,提升處置質效。面對經濟發展新形勢和不良資產市場新變化,資產管理公司將堅守主業,積極發揮防范風險和化解不良的雙重作用,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
梁強在會上表示,下一階段,公司將圍繞“三表”修復和主業轉型升級,以質量效益為本,堅持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回歸主業。公司主業的市場機會廣闊。圍繞問題資產和問題機構,立足金融救助和風險化解功能定位,公司將把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后回收的資本資源集中用于不良資產主業,保持穩健投放,做好存量資產的回收盤活,在實現主業規模適度穩定的同時,深化調整區域、產品、客戶結構,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業績表現。
二是聚焦“大不良”領域。在繼續加大金融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力度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問題房企和問題資產重組盤活、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方案收官、資本市場困境企業重組、企業破產重整、資源能源類優化配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等業務領域,充分發揮逆周期和金融救助功能作用,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做好大類資產布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聚焦資源整合。公司將積極持續向“大不良”行業的資源整合者、綜合解決方案的統籌者、價值投資者轉型,變坐商為行商,主動營銷,建立多層次營銷體系,打通不良市場產業鏈,持續打造健康發展的“大不良”行業產業鏈生態圈,在資源撮合中尋找商機。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