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華通銀行五年換三任行長 新行長如何破解民營銀行吸儲魔咒
          • 2021年12月01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開業不到五年,華通銀行已換三任行長。11月29日,銀保監會核準汪宇出任華通銀行行長。至此,福建首家民營銀行迎來第三任行長。

          開業不到五年,華通銀行已換三任行長。11月29日,銀保監會核準汪宇出任華通銀行行長。至此,福建首家民營銀行迎來第三任行長。

          華通銀行趕上第二批試點民營銀行獲批籌建,于2017年1月正式開業,注冊資本為24億元。 華通銀行領導班子都有大行背景,尤其“鐘情”興業銀行。華通銀行首任行長是微眾銀行原副行長、興業銀行同業業務部原總經理鄭新林,首任董事長是興業銀行原副行長陳德康。

          上任不到一年,鄭新林突然離職,2018年6月,李超接任。李超原為廣發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然而2021年年中李超離職。

          此次新上任的汪宇,也在興業銀行工作多年,曾任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將近五年。任期內,興業銀行信用卡成績表現亮眼。截至2021年6月,興業銀行累計發行信用卡5792.81萬張,報告期內新增發卡130.56萬張;報告期內累計實現交易金額1.27萬億元,同比增長17.20%。

          接任華通銀行行長,汪宇面臨不小挑戰。2020年年報顯示,華通銀行凈利潤較上年同比增長393.82%,但也僅為1043.99萬元。

          華通銀行資產質量也有待提升。截至2020年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63%,同比上升1.56個百分點;華通銀行2020年資產減值損失為2.25億元,同比增長603.13%。

          華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連續三年下降,吸儲壓力上升。自2018年起,該行資本充足率連年下降,降幅小幅收窄。華通銀行近三年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60.10%、30.69%、16.21%。

          此前,華通銀行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大量攬儲。截至2020年年底,該行存款余額達144.41億元,同比增幅達104.06%。

          1月15日,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印發《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商業銀行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已經辦理的存款業務,到期后自然結清。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通銀行的總資產、存貸款余額雙雙下滑。東方金誠對華通銀行的評級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華通銀行的總資產為167.97億元,較2020年末下降25.68%;存款余額由去年末的144.41億元降至99.35億元,降幅高達31.20%;貸款余額由2020年末的125.02億元降至103.59億元,降幅17.14%。

          大股東曾下場,欲圖“力挽狂瀾”。截至目前,華通銀行持股超過20%的股東有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輝超市)和陽光控股公司,各持股27.5%和26.25%。

          10月初,部分用戶反映收到來自永輝金融的推銷信息,提示旗下產品“小輝寶”綜合年化率高達4.2%。“小輝寶”是永輝超市和華通銀行聯合推出的金融產品。

          記者留意到,永輝生活App提供的三款金融產品中,信貸產品“小輝貸”和“小輝付”仍在運作,均由旗下重慶永輝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服務。而此前由華通銀行提供的“小輝寶”已無法購買,產品頁面顯示已售罄,僅剩“尊享超市充值卡權益”的宣傳語。

          時至今日,股東吸存渠道或已失靈。華通銀行轉戰同業存單渠道,以緩解資本補充壓力。

          11月17日,華通銀行發行2021年度第001期同業存單,根據公告,該同業存單首期計劃發行量為0.5億元,期限為一年,參考收益率為3.8%。次日,華通銀行“打鐵趁熱”發行同業存單二期,計劃發行量為1億元,參考收益率增至3.85%。

          東方金誠指出,由于成立時間較短,為支持信貸業務擴張,華通銀行通過同業存放、賣出回購金融資產等方式融入資金,同業負債規模較大。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同業負債余額為36.09億元,占總負債的比例為24.65%。

          東方金誠預計,2021年民營銀行的業務擴張受阻,增速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渠道類存貸款產品規模將大幅收縮,民營銀行在業務擴張、未來盈利等各方面將持續承壓。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