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達系”控股華泰保險終遂愿 王梓木交棒李存強
- 2021年11月30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11月19日,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當代”)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人福醫藥和天風證券,擬向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安達北美洲”)轉讓其持有的華泰保險集團(以下簡稱“華泰保險”)股份,合計6.97%,轉讓價格約28億元。
11月19日,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當代”)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人福醫藥和天風證券,擬向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安達北美洲”)轉讓其持有的華泰保險集團(以下簡稱“華泰保險”)股份,合計6.97%,轉讓價格約28億元。
其中,人福醫藥擬轉讓持有的華泰保險2.5247%股份,轉讓價格約10.26億元。天風證券控股子公司天風天睿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持有的華泰保險4.45%股份,轉讓價格約18.08億元。
目前,華泰保險股東主要分為兩個派系,以安達天平再保險有限公司、安達北美洲、安達美國控股公司為代表的“安達系”,以及武漢當代、武漢天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人福醫藥、天風天睿為代表的“當代系”。
記者注意到,若此次轉讓得到監管批準,“安達系”將完成對華泰保險的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選擇逐步退出華泰保險中資股東的不止“當代系”,10月26日,國網英大國際也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持有的6.39%華泰保險股份。
控股博弈
公開資料顯示,華泰保險創立之初,其股東曾超60家,后華泰保險歷經20多年發展,擁有財險、壽險、資管、基金等在內的全牌照,成為綜合性金融保險集團。
華泰保險股權較為分散,目前,持股5%以上股東共有6家,包含兩家“當代系”,兩家“安達系”,一家“君正系”,國網英大控股。
此番轉讓后,“安達系”占股由47.34%變成超過50%,進而實現對華泰保險的控股。
談及此次股份轉讓原因,人福醫藥表示,本次出售華泰保險股份,有利于公司集中資源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細分領域。天風證券則認為,本協議的簽署是天風天睿積極響應并落實《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范》要求,進一步實現聚焦高端制造及大健康等產業方向、更加專注開展股權投資業務的舉措。
“安達系”謀求控股的一大推力是,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政策逐步放開。
今年3月,中國修訂了外資險企的管理條例,繼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合資持股比例限制之后,銀保監會刪除了此前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這意味著,外國保險公司或者外國保險集團公司作為合資保險公司股東,其持股比例可達100%,外資險企在國內的經營“賽道”拓寬。
據了解,安達控股與安達美國保險都由安達保險(Chubb Limited)實控。安達保險是一家在瑞士注冊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官網顯示,其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財產及責任保險公司,在5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經營機構。
從入局華泰保險到今天的控股,“安達系”謀劃了20年。
其中,2018年以來,“安達系”收購進程明顯加速。先是安達百慕大2018年11月和2019年7月受讓華泰保險合計10.93%的股份。接著,2019年11月開始,“君正系”(君正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君正化工)向安達天平再保險(“安達系”公司之一)轉讓了華泰保險15.31%股份,并于2020年6月得到監管批復。轉讓完成后,“君正系”公司持有的華泰保險股份比例由22.36%降至7.05%,“安達系”則升至47.34%,距離控股僅一步之遙。
事實上,原本“安達系”想一鼓作氣拿下“君正系”余下的7.05%股份,但2020年2月,在華泰保險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包含“當代系”在內的合計持有華泰保險21.4%股份的九家中小股東,審議并否決了《關于君正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向安達天平出售華泰保險股份的議案》。
誰主沉???
“安達系”完成控股后,華泰保險將出現哪些變動引人關注。
首先,從人事層面來看,隨著“安達系”持有的華泰保險股份比例逐步擴大,“安達系”開始向華泰保險的管理層滲透。
一個月前,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財險”)發布臨時信息披露公告稱,孫元彪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指定王俊建為公司臨時負責人,全面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公開資料顯示,孫元彪自2012年6月加入華泰財險,同年9月起任華泰財險副總經理,2018年4月起任華泰財險總經理。據了解,離開華泰保險的孫元彪下一站是勞合社(英國的一家保險人組織)。
一名華泰保險前員工告訴記者,王俊建來自“安達系”,內部對其評價稱“工作務實”。
記者注意到,華泰保險另一個重要人士變動發生于2020年10月。
彼時,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人壽”)官網披露變更董事長的公告顯示,經華泰人壽第六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并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任職資格核準,Cunqiang LI(李存強)擔任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 這意味著,王梓木不再擔任華泰人壽董事長職務。
公告中,安達保險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埃文·格林伯格夸贊李存強為“優秀的領導者”,了解中國市場,以及華泰保險的業務和安達保險的文化,并且具有深厚的技術和財務管理經驗。需要注意的是,李存強于2017年被華泰保險股東安達保險任命為安達人壽首席運營官。
再次回歸的李存強除擔當華泰人壽董事長一職,還出任華泰保險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戰略官。
不過,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表述稱,公司治理環節,“安達系”與中小股東溝通不夠充分,引起部分中小股東不滿。李存強的回歸被期待為“安達系”同其他中小股東架起溝通橋梁,促進華泰保險進一步外資化,進而完成控股。
受訪人士認為,隨著“安達系”控股華泰保險,華泰保險董事長王梓木的掌控力也在逐漸減弱。
記者注意到,對于是否支持外資擁有話語權,華泰保險董事長王梓木曾在多個場合表態。
王梓木認為,華泰保險長期股權相對分散與均衡,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對分離,實施董事會的領導體制。正是由于這樣的公司治理,實現了公司的長治久安,決定了華泰保險長期堅持質量效益型的發展理念。
2016年,在三亞舉辦的一場財經論壇上,談及外資和中資保險公司的人才戰略區別。王梓木提到,人才的使用和人才的培養一定要結合本土的特征。外資保險公司聘用人員缺少本土經驗,外資公司在中國有分公司,決策中心、創新中心不在中國,而是太平洋彼岸,因此直接錯過中國最好的發展機會。“華泰保險對外資的政策就是以中資為主外資為輔,充分向外資學習,利用外資優勢,但是不能把命脈交到外資手里面?!?/p>
“華泰保險的歷史機遇外資很難把握,當快則快,當好則好。如果外資控股一半以上,高管沒有任何創造力只要聽話可以了,他說怎么干就怎么干。包括華泰保險的中資股東也認為中國的機遇自己把握不能交給外國?!蓖蹊髂纠^續闡明他的看法。
此外,EA門店模式引入中國已經13載,該模式在國外雖然已經是一種較為成熟、主流的保險銷售商業模式,但引入中國后,也出現水土不服的情形,成本高、前期投入大、人員流動性大、獲客難等,EA門店模式在爭議和質疑聲中發展。
上述華泰保險前員工告訴記者,華泰保險曾經錯過幾個發展機遇期,規?!白霾淮蟆币咽枪沧R,“小而美”成為發展方向。華泰保險具有強烈的外資基因,這也致使其與中國市場融合得不夠。
談及“安達系”控股后對華泰保險經營影響,該前員工表示,“安達系”控股以后,或許會更加重視商險發展,相對減弱車險業務?!暗策_系’跟華泰保險都有各自的商險團隊,因此,也面臨二者技術團隊整合問題。”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我們做了14年才于近期落地,使老員工和新員工都得到了一定的滿足,做到長期股權收益,而這個收益是他們終生最大的收益,我們已經實現落地了?!?月7日舉行的第五屆國際保險節上,王梓木在演講環節中宣布華泰保險已經建立管理層長期激勵計劃。
上述華泰保險前員工告訴記者,原有的激勵制度不夠,基本法規定年底的獎金原則上不得超過基本工資的三倍。
同為1996年誕生的公司,相較新華保險和泰康保險,華泰保險影響力日漸消減。此番,外資進一步控股華泰保險,68歲的王梓木會如何掌控局面?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