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渤海人壽困境:“海航系”關聯交易拖累業績、痛失互聯網銷售入場券
          • 2021年11月19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因償付能力下降、風險綜合評級跌至C類,渤海人壽暫失互聯網銷售入場券,在關聯交易拖累業績的情況下,渤海人壽應如何自處?

          因償付能力下降、風險綜合評級跌至C類,渤海人壽暫失互聯網銷售入場券,在關聯交易拖累業績的情況下,渤海人壽應如何自處?

          日前,渤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人壽”)發布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2.75%,較上季度下降約20%。另外,渤海人壽今年一、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已跌至C類。根據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應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渤海人壽未能達到互聯網保險銷售的門檻。

          另外,作為海航系成員,渤海人壽為其金融板塊重要的主體之一。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集團”)業績暴雷后,渤海人壽的風險狀況亦不容樂觀。2018-2021年上半年,渤海人壽的資產減值損失累計超過51億元。渤海人壽回復記者稱,近兩年受投資業務信用違約影響而承受虧損重壓。此外,監管部門在去年曾針對渤海人壽存在的風險問題,采取點名談話、發出風險提示函等多項監管措施。

          痛失互聯網銷售入場券

          2021年年初,銀保監會正式下發《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指出,償付能力監管指標擴充到3個,分別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00%、風險綜合評級≥B類。據了解,渤海人壽今年一、二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60.26%、162.72%,風險綜合評級均為C類。根據上述規定,渤海人壽因風險綜合評級未達到B類及以上,進入償付能力不達標的保險公司行列。渤海人壽在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解釋稱,風險來自資金運用方面。

          針對綜合償付能力及風險綜合評級下降的相關問題,渤海人壽回復稱:“本季度公司投資資產存在浮虧、凈資產下降、實際資本下降等情況,導致償付能力充足率相應下降,但仍滿足監管要求,整體風險可控。另外,公司將密切關注評級情況,進一步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監管部分針對C類評級而采取監管措施的相關通知”。

          風險綜合評級下降,渤海人壽還將暫時失去互聯網保險銷售的入場券。根據《通知》相關規定,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應具備以下條件: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2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連續四個季度責任準備金覆蓋率高于100%;保險公司公司治理評估為C級(合格)及以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據了解,除個別風險綜合評級過低,或償付能力未達標的保險公司,大部分保險公司均能滿足上述五項條件。

          近期,監管部門對已經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保險公司給予過渡期,以推進存量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整改,整改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前。因此,自2022年起,用戶在互聯網渠道可能暫時看不到渤海人壽的保險產品。目前,據渤海人壽官網公布的產品信息,公司的互聯網保險產品涵蓋年金險、終身壽險、兩全保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等多種險種,合計60款保險產品。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客戶若要比較完善地配置一份保險時,那么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以及風險綜合評級將會進入其考慮范疇。另外,近年來,互聯網保險發展速度較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在互聯網購買保險。如果保險公司失去了互聯網銷售的資格,在短期內,該公司的保費收入將受到一定的影響?!?/p>

          針對未能達到互聯網保險銷售條件相關問題,渤海人壽回復稱,“公司關注并將積極采取措施應對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新規,將新規帶來的影響降低在可控范圍,盡快消解由于風險評級給業務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關聯交易帶來虧損風險

          據償付能力報告數據,2018-2020年,渤海人壽凈利潤分別為-7.68億元、-13.95億元、-27.44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渤海人壽的凈利潤為-0.21億元,仍處于虧損狀態。今年三季度,渤海人壽凈利潤3.42億元。加之今年一、二季度的虧損,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渤海人壽累計凈利潤1.44億元。近年來,渤海人壽與海航系的關聯交易或導致重大虧損。

          據渤海人壽官網披露的關聯交易信息顯示,在過去一年,渤海人壽與海航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保險業務類交易中,渤海人壽的關聯方理賠支出總額達到4315萬元,而關聯方投保收入總額為3290萬元。

          *近一年內,渤海人壽與海航集團的保險業務關聯交易收支情況,根據官網信息制表

          此外,渤海人壽在虧損的情況下仍接盤海航系的股權。2020年,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資本”)擬將其持有的渤海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信托”)股權轉讓給渤海人壽,轉讓總金額為46.84億元。據了解,渤海人壽已預付股權轉讓款3.07億元。同年,渤海人壽以8.33億元接手海航資本與天津燕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天津誠智投資合伙企業合計13.10億元的基金份額。目前,該企業的大股東已變更為渤海人壽。

          渤海人壽還通過信托計劃等投資項目向海航系“輸血”。2016年,渤海人壽向渤海信托·渤安 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投資3.1億元。該筆信托資金向借款人海航資本發放信托貸款,用于償還海航資本在四川信托有限公司的借款及補充借款人經營所需流動資金。據悉,該筆信托計劃的到期日為2019年1月8日。2019年,渤海人壽將該信托計劃展期至2020年7月8日。無獨有偶,2018年,渤海人壽展期華鑫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發起的昊睿29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續期金額為10億元。該信托資金用于受讓海航資本持有的長江租賃有限公司的股權收益權。

          對此,渤海人壽曾在發布2019年年報后回應稱,公司投資業務配置的部分產品,因償債主體涉及的部分民營企業曾采取激進擴張戰略,疊加金融去杠桿等外部因素影響,出現較為嚴峻的流動性風險,涉及項目發生集中逾期違約,造成投資項目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關于保險資金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有關事項的通知》有關規定,保險機構不得投資于信托公司或基礎資產所屬融資主體與保險機構存在關聯關系的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針對投資業務虧損相關問題,渤海人壽回復記者稱,“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公司積極推進風險項目化解,先后實現多個信托計劃的清算和兌付,強化投資能力建設,完善投資責任機制,防范投資風險。但由于風險項目成因復雜,化解需多方面協調耗時較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