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大唐資本擬掛牌出清永誠保險7.6%股權
          • 2021年10月11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日,大唐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受托機構的身份,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誠保險”)16552.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7.6%。

          在央企回歸主業的背景之下,此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股東選擇出售金融保險股權。

          近日,大唐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受托機構的身份,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誠保險”)16552.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7.6%。

          對比永誠保險股權結構信息,這部分股權或來自同屬大唐集團旗下的大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大唐資本”)。此次轉讓后,大唐資本將出清所持股權,退出永誠保險。

          永誠保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舉為大唐集團響應國資委相關政策,開展有自己特色的資本布局調整,不影響永誠保險的正常經營和既定戰略,永誠保險和大唐集團仍將保持緊密、友好的保險業務合作。

          至于其他能源電力相關股東是否也會同樣尋求退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認為,并不必然帶來這種一致性,國資委要求央企回歸主業,并不是說央企不能涉足非主營業務,只是要求央企退出不具備競爭力的非主營業務。“畢竟大家屬于不同的主體,考慮的點也不完全一樣”。

          大唐資本謀求退出

          目前,該項目尚處于預披露階段,將在預披露結束之后進一步披露受讓方資格條件、轉讓價格等具體信息,披露截止日期為2021年11月23日。

          資料顯示,大唐資本是國有特大型能源企業大唐集團重組設立的子公司,主要承接大唐集團金融產業業務,整合金融資源,促進產融結合,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等。

          作為永誠保險的初始發起股東之一,大唐集團在2016年將所持股權全部無償劃轉給大唐資本。此后,大唐資本持有永誠保險7.6%股權,為第五大股東,目前在永誠保險第四屆董事會中擁有非執行董事席位以及監事席位。若此次掛牌最終尋得接盤方,意味著大唐資本將徹底退出永誠保險。

          對于大唐資本此次掛牌轉讓永誠保險股權的原因,朱俊生對記者分析指出,一方面可能是為了響應國資委的相關政策,即央企做大做強主業,嚴控非主業投資,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基于此,原先開展多元化經營的一些央企,會選擇收縮非主業的投資戰線。另一方面,這也可能與大唐集團自身的戰略調整有關,對資本入局保險業有了新的考量。

          據悉,推進國資布局結構優化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點任務。在央企回歸主業的背景之下,此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股東選擇出售金融保險股權。例如,中國信達將幸福人壽50.995%股權轉讓給誠泰保險和東莞交投集團,同時減持國任財險;長城資產公開掛牌轉讓旗下長生人壽70%股權等。

          長期發展理念更關鍵

          作為標的方,永誠保險成立于2004年,是由大型電力企業集團和產業投資集團共同發起組建的全國性股份制財產保險公司,華能資本為控股股東,中國華能集團為實際控制人,是一家典型的“電力系”險企。2015年12月,永誠保險掛牌新三板,是國內首家登陸新三板的保險公司。

          重要股東的退出是否會給險企的業務帶來影響?朱俊生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這主要體現在一些財險公司,尤其是中小型財險公司,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就是依托股東所開展的業務。比如永誠保險依托股東的電力資源,在拓展電力保險相關業務方面享有一定優勢。那么隨著資本的退出,勢必會影響到今后這部分業務的發展。

          “不過,這也并不一定會造成特別大的負面影響。”朱俊生補充說,原有的股東優勢資源可能會削弱,但新股東的進入也會帶來一些新的資源。因此,對于新股東的選擇,永誠保險可能會著重關注股東目前所從事的業務和險企目前發展業務之間是否存在關聯,能否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

          朱俊生強調,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股東資源僅僅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是股東對于行業經營規律的理解,以及新股東進入以后,對財險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和戰略的選擇。“一家規模不太大的公司要成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秉持一種長期主義,做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事情。這些因素可能是軟性的,但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說更為關鍵”。

          根據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永誠保險實現保險業務原保費收入43.43億元,同比增加13.6%;營業收入28.94億元,同比增加18.10%;凈利潤0.63億元,同比減少35.98%。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另外兩家掛牌于新三板的保險公司,錦泰保險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98.84萬元,同比上升31.35%;眾誠保險實現凈利潤5898.24萬元,同比增加38.84%。

          探索業務轉型

          作為一家“電力系”險企,永誠保險早期一直以車險為主要業務。不過,面對財險市場不斷加大的競爭壓力,永誠保險開始轉變業務方向,擺脫依賴車險發展的經營模式。

          記者梳理發現,近幾年,永誠保險車險業務占比逐漸下降。2014年至2020年,車險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70.08%、66.78%、66.01%、64.70%、54.22%、38.25%、34.86%。

          與之相對,公司非車險業務的比重不斷增加。具體來看,2019年,永誠保險非車險占保險業務收入比重為52.20%,較上年同期增加48.69%;2020年,永誠保險非車險占保險業務收入比重為51.65%,較上年同期增加10.98%。

          聚焦股東優勢,經過十余年發展,永誠保險電力能源風險管理能力在行業已處于領先地位。2020年,永誠保險電力能源核心業務持續擴大,發電行業保額市場份額保持第一,電力能源業務創出歷史新高。

          今年8月,永誠保險獨家承保的世界首座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首堆裝料成功,為后續并網發電邁出堅實一步。去年,永誠保險與上海電氣保險經紀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并獲得國際電力公司位于澳洲的兩個燃煤電站及位于英國的3個燃氣電站運營期保險項目。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期,也是邁向碳中和的窗口期。實現“雙碳”目標,中國保險業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在此前召開的保險業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推綠色發展工作推進會上,永誠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許堅表示,永誠保險將積極參與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服務國家綠色能源轉型,打造專業化能力體系、特色化產品體系、數字化風控體系、精益化組織體系,為清潔能源發展和“雙碳”目標達成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