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環保董事長被留置 年內多名高管觸“紅線”被查
- 2025年08月20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8月18日,國泰環保正式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柏校被杭州市臨平區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此消息引發資本市場關注,再次凸顯上市公司高管面臨的系統性合規風險。
8月18日,國泰環保正式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柏校被杭州市臨平區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此消息引發資本市場關注,再次凸顯上市公司高管面臨的系統性合規風險。《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發現,2025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或總經理因涉嫌違法違規被留置、立案調查,一系列案件彰顯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維護市場秩序的堅定決心。
國泰環保掌舵者被留置
作為深耕環保領域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國泰環保此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上市公司合規風控體系的缺陷。公開資料顯示,國泰環保成立于2001年,專注于污泥處理服務、環保成套設備及水環境生態修復業務,2023年4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區域環保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據2024年年報披露,公司目前污泥處理項目總規模約300萬噸/年,在國內同行業上市公司中處于領先地位。
從簡歷看,陳柏校是環保行業專家。據相關公告披露,陳柏校1968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大學本科,正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浙江工業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導師,G20杭州峰會環境質量保障專家。陳柏校作為公司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公司36.38%股份,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既是公司戰略決策的核心主導者,也是技術研發的關鍵帶頭人,其個人對公司治理和發展軌跡具有深遠影響。
此次被留置后,國泰環保表示,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機制,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創業板上市規則》《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規范運作,公司董事會運作正常,生產經營管理情況正常,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生產經營穩步推進。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有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一把手”被采取留置措施,往往會引發上下游合作方的觀望,尤其對于依賴政府項目和特許經營的環保企業,信任基礎的修復往往需要較長的周期。從市場反應看,留置公告披露的首個交易日(8月18日),國泰環保以31.87元/股開盤,較前日收盤價34.51元/股下跌7.65%;盤中最低觸及31.08元/股,跌幅達9.94%;最終收于32.34元/股,跌幅為6.29%。這一波動幅度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反映出市場投資者對實控人風險的高度警覺性。
值得關注的是,數據顯示,國泰環保的經營業績近年已呈現增長承壓態勢。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同比僅微增1.98%;歸母凈利潤為1.32億元,同比下降4.8%。2025年一季度,這一趨勢進一步延續:公司營收8721.46萬元,同比增長6.11%;凈利潤2659.28萬元,同比下滑19.66%。
多家公司風控短板暴露
國泰環保董事長被留置事件并非個案。《經濟參考報》記者初步梳理發現,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18日期間的市場數據表明,滬深兩市已有至少15家上市公司曾發布實控人、董事長或總經理被留置或被立案偵查的相關公告,涉及環保、醫藥、家居、化工、科技等多個行業。
與政府合作密切、資金密集型領域成為風險高發區。除國泰環保外,華康潔凈8月13日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長譚平濤被廣東省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該公司主營潔凈室工程,項目多涉及政府及國企采購。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491.15萬元,同比增長50.73%,營收規模實現較大幅度擴張;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68.3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同比增長273.48%。
醫藥行業也是監管的重點領域。永安藥業5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勇被鶴峰縣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永安藥業主要從事?;撬岙a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肌酸)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1.77萬元至1501.77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91%至71.39%。
家居零售與制造業同樣風險突出。居然智家4月公告,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兼CEO汪林朋(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被武漢市江漢區監察委員會留置;美凱龍5月公告,云南省監察委員會對公司時任總經理車建興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措施?;ば袠I的百川股份7月披露,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鄭鐵江被江陰市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并留置;同月,世名科技披露,根據啟東市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裁陸勇因江蘇半步堂置業有限公司相關事宜被實施留置。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表示,目前來看,針對上市公司實控人、董監高等高管的違法違規行為,嚴監管、零容忍的信號持續釋放,這將倒逼上市公司完善內控機制,從“人治”向“法治”轉變。
市場生態持續凈化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高管頻觸紅線的結果呈現不同走向:部分人員被解除留置,回歸正常履職;部分人員則因涉嫌違法犯罪而面臨法律制裁。
華康潔凈8月18日公告,董事長譚平濤收到廣東省監察委員會《解除留置通知書》,已正常履行職責,距離其被留置僅5天;居然智家7月24日披露,汪林朋被解除留置措施,變更為責令候查措施;三博腦科7月22日公告,董事長張陽解除留置措施,變更為責令候查措施,其已回到工作崗位正常履職。這些案例中,監察機關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體現了“監察”與“保障企業發展”的平衡。
針對情節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司法機關則對其依法從嚴處理,形成震懾。1月,金運激光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梁偉因操縱證券市場罪,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1200萬元,追繳其違法所得;7月,力源科技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沈萬中因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330萬元;8月,回天新材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原董事長章鋒因犯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九個月,并處罰金1.5億元。這些案例彰顯了法律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也為其他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敲響了警鐘。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