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生態環保>正文內容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表現平穩向好
          • 2024年02月26日來源:新華網

          提要:我國的碳市場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強制碳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自愿碳市場)組成,兩個碳市場既各有側重、獨立運行,又互補銜接、互聯互通,共同構成了全國碳市場體系。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26日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以來,市場表現平穩向好。到去年底,累計成交量達到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趙英民介紹,我國的碳市場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強制碳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自愿碳市場)組成,兩個碳市場既各有側重、獨立運行,又互補銜接、互聯互通,共同構成了全國碳市場體系。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選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2021年7月正式開市,已經順利完成了兩個履約周期,實現了預期的建設目標。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他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兩年半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制度規范日趨完善,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碳排放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價格發現機制作用日益顯現。第二個履約周期成交量比第一個履約周期增長了19%,成交額比第一個履約周期增長了89%。碳價整體呈現平穩上漲態勢,由啟動時的每噸48元上漲至每噸80元左右。第二個履約周期企業參與交易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參與交易的企業占總數的82%,比第一個履約周期增加了近50%。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今年初開始以來,運行總體平穩。趙英民說,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目的是鼓勵各類主體自主自愿地采取額外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產生的減排效果經過科學方法量化核證后,通過市場來出售,從而獲取相應的減排貢獻收益。

          他介紹,《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企業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購買經核證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用于清繳其碳排放配額。強制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的銜接,將更好地形成政策合力,進一步激發綠色低碳創新動力,引導社會各方共同參與減碳,推動落實國家“雙碳”目標。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