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生態環保>正文內容
          • 實現“雙碳”目標 能源結構調整是根本
          • 2023年07月3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近年來,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逐漸降低,但絕對值仍處高位。綜合來看,目前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在80%左右,非化石能源不到20%。

          7月27日,《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3清潔能源科技資本論壇”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重質油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春明在致辭中表示,“‘雙碳’目標的重要前提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必然帶來能量的消耗,這是一個剛性關系。”因此,在他看來,雙控一定要科學,這也是為何我國逐漸從能耗雙控過渡到碳排放雙控的目的。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的同時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推動我國能源發展向更符合“雙碳”目標的方向邁進。

          “長遠來看,實現‘雙碳’目標,能源結構的調整是根本。”徐春明表示,在能源消耗不可避免的情況下,節能減排是第一選擇,“我們可以盡可能地使用低碳、少碳甚至無碳的能源。”

          近年來,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逐漸降低,但絕對值仍處高位。綜合來看,目前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在80%左右,非化石能源不到20%。對此,徐春明表示,未來這一結構會發生顛覆性變化,碳中和背景下非化石能源占比將達到80%以上。

          而這樣的變化顯然需要變革性技術的支撐,在徐春明看來,這主要涉及兩個層面:其一,是對二氧化碳的處理和利用,包括采用物理方法,如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驅油等;或是采取化學手段,通過聚合、合成反應、加氫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高價值的化學品和材料。其二,則是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的降低,即雖然消耗能源,但盡量不排放二氧化碳,這主要仰仗綠電、綠氫的應用等。

          鑒于氫能本身具備低碳、高效、清潔等特點,徐春明認為,氫能將在未來能源生產和消費中扮演重要角色。“氫一方面能夠作為能源被直接使用,另一方面又可作為儲能介質與綠電相互轉化,因此氫能的產業化應用是非常廣闊的。從制氫、儲氫,到運氫、用氫等,整個產業鏈相當復雜。”

          徐春明坦言,目前在這條產業鏈中,一些關鍵裝備、材料還沒有實現完全穩定的規模化,比如氫氣循環泵、質子交換膜、雙極板等,技術基礎較為薄弱,進口依賴度較高。“但這既是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因為無論哪個產品攻克了,都將帶動產業的發展。”

          綠電方面,隨著近年間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大量綠電如何消納也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傳統的高能耗化工過程能否承載消納大規模綠電?

          “我們的團隊在考慮怎樣把綠電用于變革傳統的加熱過程,把原來常規的加熱方式變成電加熱。”徐春明提到,目前有兩個方向比較受關注,一是乙烯的生產過程,通過高溫裂解生產乙烯,以現有的常規技術每生產一噸乙烯要消耗半噸以上的燃料,而若用電來替代,變革加熱方式,雖然也有能耗,但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既能消納綠電,又能提高效率。二是合成氨,傳統的方式是以煤、石油、天然氣為原料,是一個高能耗、高排放的過程,現在也可以完全利用綠電,來實現零排放。

          這就意味著,綠電、綠氫將加速重構傳統化工。徐春明表示,“在能源轉型背景下,綠電、綠氫在傳統化工中的應用空間廣闊,將發揮重要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