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生態環保>正文內容
          • 梓潼蜀道滿眼綠
          • 2023年07月25日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提要:近年來,梓潼縣創新森林管護機制,建立了“林長制”,從縣委書記、縣長到每一個村干部,都有嚴格的責任制,從縣級部門到鄉鎮,再到村社,常態化組織森林防火與森林資源管護的排查和整治。

          跟著季節的腳步,筆者走進位于古蜀道的四川梓潼翠云廊,只見滿目青翠,天地同色,讓人陶醉。

          歷經千年的古柏,鐵干虬枝,高拂云天,展示著倔強,見證著歷史。新生的幼林,躍躍生長,生機盎然,預示著明天更美好。

          四季常綠,茂林參天,守護綠色的梓潼人,為此付出了多少智慧與汗水!

          一脈相承

          貫穿川陜之間的古蜀道,曾是千百年間進出川陜的唯一通道,其間有一條以石板鋪成的古驛道,道路兩旁,古柏森森,逶迤莽蒼。人行古驛道,“盡被濃蔭裹”,猶如走進一條綠色長廊。長廊一溜遠去,蜿蜒三百里,被世人譽為蜀道奇觀翠云廊。

          在梓潼縣境內,翠云廊北起演武鎮,南達石牛鎮,總長42公里。談起梓潼翠云廊的古柏,梓潼縣自然資源局局長白忠培很是自豪,他手指綠色長廊,一臉興奮,如數家珍:“我們梓潼稱得上是古柏王國,全國罕見。”

          遠遠望去,萬株古柏,萬頃碧波,隨著山風蕩漾在起伏的山巒。

          翠云廊歷史悠久,早在秦朝,蜀道就古柏繁茂。在梓潼,守護古柏,守護綠色,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信守和推崇。據當地分管文史的干部介紹,在古代,但凡在梓潼做縣令,上任時都要在每一棵古柏樹上系上麻繩,用作統計古柏數量。縣令在位時,要帶頭植柏樹,卸任時,要一一清點,柏樹的數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守護和栽植柏樹,一脈相承。

          新中國成立后,翠云廊沿途各地在保護好古柏的同時,堅持不懈植樹造林。從1961年起,梓潼縣在七曲山大廟之北10公里,建起了國有林場,面積1.5萬多畝,新植以柏樹為主的各類樹木1.2萬多畝,使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達3萬多畝。一個清新美麗的綠色世界,讓古蜀道充滿生機與活力。

          2017年7月,梓潼縣邀請四川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派出專業人員,對全縣古樹名木進行普查。普查人員冒著高溫,爬山坡,越溝壑,蹚激流,穿行在梓潼翠云廊。他們對100年以上的古柏樹逐一進行清點,并攤開地圖,標注方位,登記造冊,給一萬多株古柏建立了“一樹一檔”信息檔案,錄入四川省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

          2019年,梓潼縣針對古樹群和零星古樹,采用集群立碑和單株掛牌兩種方式,完成了全縣古樹統一掛牌,掛牌內容包括古樹縣級編碼、科屬、樹齡、類別、保護等級等基本信息,給每棵古樹名木生成了二維碼“身份證”,通過手機“掃一掃”就能知道它們的基本信息,全縣共立碑18個、單株掛牌2318個。

          如今,梓潼縣森林覆蓋率已經達43.88%。

          齊力同心

          一大早,雍偉把移動喇叭掛在腰間,帶上同伴,騎上電瓶摩托,一溜煙駛出營地,駛進村落院壩。喇叭聲聲,反復播放著森林防火知識。

          雍偉是個90后,敦實的身材,目光炯炯,他是梓潼縣生態林業局培養的護林員。雍偉的家鄉石牛鎮,是梓潼翠云廊的最南端,距離七曲山核心景區30多公里。6年前,梓潼縣自然資源局招收一批護林員,雍偉搶先報了名。有人問:“小雍,打工好好的,收入也高,咋就喜歡在這兒轉山林?”雍偉笑笑不語。從小在綠色懷抱里長大,對柏樹林愛得深,在他眼里,柏樹林就是“母親林”。

          這些日子,雍偉和同伴們住在演武鎮林區,10名護林員為一個小隊,分別駐守林區所在各個鄉鎮,輪流駐守,一月一輪換,雍偉是這個小隊的隊長。山腳下,屹立著一排軍營似的住房,紫紅色、金黃色的景觀灌木相簇擁,活脫脫一幅水彩畫。

          雍偉介紹,值守這一個月,他們格外忙碌。沒有節假日,每天天亮起床,天黑回營地。進村開展院落防火宣傳、入林區檢查防火設施、到蓄水池開展滅火演練。工作看似簡單,節奏卻挺快,他們做得一絲不茍。

          “最苦的時間是夏季。”雍偉說,酷暑天氣,林中溫度接近40度,為了防火,縣里安排護林人員給柏樹林降溫,幾臺消防車同時啟動,從七曲山核心林區開始灑水,一干就是好幾天。

          近年來,梓潼縣創新森林管護機制,建立了“林長制”,從縣委書記、縣長到每一個村干部,都有嚴格的責任制,從縣級部門到鄉鎮,再到村社,常態化組織森林防火與森林資源管護的排查和整治。

          翠云廊柏樹的生長情況,被縣委、縣政府提到了重要日程。縣委書記、縣長定期帶隊巡林,對古柏的生長保護情況進行了解、調研,定期聽取縣里相關部門對古柏保護的相應措施和辦法。

          2022年7月,四川省林科院院長慕長龍帶領團隊來到梓潼,對古柏進行全面查看,提出“一樹一策”的救治方案。根據專家的處理意見,梓潼縣及時展開救治,對古柏裸露的根系砌石壘土,補充營養,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周圍5米范圍內栽植扁竹根等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對不良森林環境進行清理,對搶水分搶養分的雜草灌木一一鏟除,修補樹洞并噴灑藥物進行病蟲防治。

          梓潼翠云廊,柏樹風姿婆娑,情態萬千,如云的翠綠,綻放在梓潼人的心窩里,齊力同心守護綠色,成了所有人的自覺行動。

          綠色恩賜

          梓潼作為古蜀道翠云廊的起點,是四川省的古樹名木大縣,境內有全國最大的純古柏林,被譽為“古柏大觀園”“森林活化石”,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給當地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在梓潼的北端,有一片因為綠色而活力四射的土地,這就是演武鎮,它宛如一顆翠綠的明珠,鑲嵌在梓潼翠云廊與劍門蜀道的交匯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翠云廊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近年來,翠云廊成了演武鎮高質量發展的引擎,“行古道、賞古柏、住民宿”的鄉村旅游綜合體,成為網紅打卡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新征程上的鄉村新業態彰顯魅力,村民們既是受益者,也是建設者。

          50多歲的劉福忠,談起翠云廊眉開眼笑。5年前,他帶著妻子從梓潼縣城來到演武鎮,辦起了康養中心。中心周圍古木參天,樹下成了康養老人談古說今的好去處。清新的空氣,“霜皮黛色高參天”的古柏,高濃度的負氧離子,讓康養老人心曠神怡。

          在梓潼翠云廊,古柏及其生態系統都是重點保護對象。“古建筑、古文化、古柏林、古蜀道”成為游客的旅游佳境、祈福圣地、養生天堂。

          七曲小筑民宿,牌子響當當。49歲的仇春鳴,名字頗富春意,她是營銷部負責人,過去在縣城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她放棄高收入來到這里,起初同伴們都很不理解,老公卻很支持:“去吧,那里山好、水好、空氣好,人會變得更漂亮!”仇春鳴咯咯笑了,沖著那片綠影婆娑的世界,一干就是18年。

          2022年,七曲山景區提檔升級,將原住民統一搬遷,留下一批傳統院落,將其改建為民宿,取名小筑民宿。小筑民宿具有濃郁的川西北民居風格,仇春鳴說:“我們的民宿處于七曲山古柏林間,依山傍林,房間里放眼望去都是滿眼綠意,坐在小院里喝喝茶,賞林觀柏,安逸得很!”

          梓潼素有“中醫藥之鄉”的美譽,近年來,當地依托七曲山的古柏森林植被資源,引進中醫藥種植科研技術,與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聯手,形成上百畝的中藥種植示范園,覆蓋中藥材100多種,開發了可供休閑觀光、科普教學于一體的藥食兩用種植示范園。

          愛綠護綠享受綠,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梓潼人樂在其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