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生態環保>正文內容
          • 長遠鋰科業績坐上“過山車” 一季度凈利潤下滑逾九成
          • 2023年04月2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2022年,長遠鋰科全年凈利實現翻倍。然而2023年一季度,長遠鋰科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逾99%。為何長遠鋰科業績會短時間內出現大漲大跌?可以從公司上游材料價格中窺見端倪。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也經歷了從暴漲到暴跌的過程。

          4月24日晚間,三元正極材料企業長遠鋰科(688779)同時披露了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不過,這兩份定期報告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光景。2022年,長遠鋰科全年凈利實現翻倍。然而2023年一季度,長遠鋰科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逾99%。為何長遠鋰科業績會短時間內出現大漲大跌?可以從公司上游材料價格中窺見端倪。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也經歷了從暴漲到暴跌的過程。

          一季度凈利下滑逾九成

          4月24日晚間,長遠鋰科披露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逾九成。

          具體來看,長遠鋰科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9.34億元,同比下降42.99%;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92.94萬元,同比下降99.69%。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于同日晚間披露的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歸屬凈利潤剛剛實現翻倍。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長遠鋰科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79.8億元,同比增長162.75%;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4.89億元,同比增長112.59%。

          對于2022年業績增長及2023年一季度業績下滑的原因,長遠鋰科均作出了解釋,公司表示,受上游材料價格及下游市場需求影響較大。

          長遠鋰科解釋稱,2022年,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產銷規模增加,利潤增長。同時上游材料價格上漲,公司上調產品單價,營業總收入實現大幅增長。而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同時上游材料價格持續下跌,下游市場需求下降,公司產品銷量同比減少。同時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的價格競爭壓力,導致產品毛利下降。

          資料顯示,長遠鋰科主要從事高效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三元正極材料(含自供前驅體)、鈷酸鋰正極材料、球鎳等。原材料主要涉及鎳、鈷、錳、鋰、磷等化工原料,其中碳酸鋰為主要原料之一。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長遠鋰科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不過對方電話未有人接聽。

          年內上游材料價格跌逾六成

          上游材料價格的變動,使長遠鋰科凈利坐上“過山車”,也被市場視為前期過熱的新能源行業迎來“降溫”的征兆。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約為30萬元/噸,2023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至53.5萬元/噸,經計算,價格漲幅約為78.33%。

          2023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開始出現暴跌,截至4月24日,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約為18萬元/噸,較年初下降66.36%。此外,即使與2022年初相比,電池級碳酸鋰目前的市場價格也仍處于低位。

          除了碳酸鋰以外,其他鋰電池關鍵原料價格也先是受供求關系影響在2022年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又于2023年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碳酸鋰價格“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量增加。近年來,國內碳酸鋰產能不斷擴大,加上國外進口量增加,導致供應量過剩。此外,下游新能源汽車消費增速放緩也對碳酸鋰價格造成了一定影響。

          未來碳酸鋰價格是否會進一步下降?張雪峰表示,碳酸鋰價格的“底線”難以確定,受多種因素影響。行業整體成本價大概在15萬元/噸左右,但具體價格還需要考慮市場供需情況、國內外政策環境等因素。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進一步指出,除了供給過度、需求疲軟外,碳酸鋰價格持續深度下跌背后還有著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原因,包括全球新能源格局變遷、產業鏈技術進步,以及競爭性技術解決方案都對碳酸鋰價格形成了強大的結構性下沉壓力。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則指出,今年以來的暴跌也是碳酸鋰價格回歸理性的過程,有利于加速出清投機資本。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