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辣滾燙”的跨境電商,將為家居行業帶來哪些紅利?
- 2024年04月24日來源:中國家電網
提要:近年跨境電商行業持續升溫,許多跨境電商平臺更是快速崛起,比如Temu、SHEIN、TikTok Shop等。電商出海也為不少家居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曲線,外貿市場會否成為家居行業的下一個“主戰場”,家居企業又該如何把握這一機遇?
近年跨境電商行業持續升溫,許多跨境電商平臺更是快速崛起,比如Temu、SHEIN、TikTok Shop等。電商出海也為不少家居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曲線,外貿市場會否成為家居行業的下一個“主戰場”,家居企業又該如何把握這一機遇?
國貨紛紛出海“外卷”,跨境電商持續爆發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2022年,跨境電商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5.1%,預計2022年-2025年能達16.4%,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10萬億人民幣。
家居新范式梳理發現,跨境電商日益火爆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國內電商流量已日趨見頂,2023年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僅為8.4%,而2015年的增幅則高達31.6%。
相較之下,全球電商市場的滲透率提升仍有較大空間,據eMarketer測算,2022年東南亞地區電商零售額同比增長了20.6%;拉美市場則增長了20.4%,向海外市場要增量成為了各行各業近年的首選策略。
另一方面,作為經濟貿易的重要支柱,跨境電商行業得到了國家稅收、支付等多維度的政策支持,這也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最后,在跨境電商紅利之下,越來越多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也為國內商家提供了更方便、更豐富地觸達海外市場的方式方法。
比如Temu、速賣通的全托管模式,能夠為商家提供運營、倉儲、物流、退換等一站式服務,這種“保姆式運營”也讓更多中小商家有能力參與其中。
另外,TikTok Shop所打造的興趣電商平臺,對海外消費者而言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通過短視頻積累用戶,興趣電商種草消費,TikTok Shop也迎來了快速增長。以美國市場為例,美國站在2023 年9月才正式上線,但店鋪數量在3個月內就增長了百倍。
乘著跨境電商的發展紅利,家居行業也開始借勢出海。事實上,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生產國,國內家居企業憑借著顯著的供應鏈優勢在全球市場上表現突出,產品品質一直都備受海外消費者的認可。
因此,越來越多國內家居廠商通過跨境貿易的方式走向海外,相當于給國外消費者提供了更價廉物美的選擇,大家自然樂于接受。
一份調研數據顯示,在歐洲15個主要電商市場的B2C總銷售額中,有22%來自跨境零售,有73%的網購者選擇了海外商家。隨著海外消費者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他們對海外產品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家居產品的增速也位于前列。
跨境消費新趨勢,中國家居從幕后走向臺前
跨境電商是近年才開始加速發展的出海方式,但事實上,我國家居企業的出海之路早從90年代就開始了。不過早期國內家居企業大多是以代加工模式出海,中國家居品牌一直藏于幕后。
家居新范式在《海外建廠熱情不減,家居企業如何“危中找機”?》一文中分析到,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后,由于歐美等海外國家的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導致我國家居出口需求也同步放緩,那些曾經以代加工為主要出口方式的家居企業,面對物流運輸成本、原材料價格等壓力,也不得不考慮出海建廠,以此減緩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影響。
可以說,早期家居企業之所以選擇出海,主要還是基于生產成本的考慮,比如墨西哥、越南一直都是各企業出海建廠的首站,主要是因為這兩地都有人力資源和區位運輸的優勢,能夠降低物流、倉儲等成本。
但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家居企業出海也開始擁抱“新姿勢”,傳統的物流、倉儲、營銷、成本等問題也有了新的解決方案,中國家居企業在海外市場中也逐漸從幕后走向臺前。
首先,中小家居企業可以抓住跨境電商的渠道紅利。過去,中國家居企業主要通過代加工模式出海,主要是因為它們缺少營銷能力,加上跨境貿易存在著語言、稅務、物流等入門門檻,不少中小企業寧愿賺少點,也選擇更為輕松的代工模式。
但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它們可以為賣家提供從產品上架、運營、物流、售后等一系列的服務,賣家只需要專注于供貨這一環節即可,對許多中小賣家而言,這跟傳統的代工模式差別不大,因此它們也更愿意嘗試。
除了中小型廠家以外,有較多閑置產能;有較多尾貨庫存,或者有競爭優勢,能跟平臺協商到一個較高利潤率的廠家,也都愿意通過全托管模式發展海外市場。一旦成功出海,品牌是廠家自己的,也就無需再為海外品牌“打工”了。
其次,國內家居企業可以抓住跨境電商的流量紅利。對于缺少營銷能力的家居企業來說,如果不想將品牌的海外經營權完全交給跨境電商平臺,目前許多平臺也開始提供“半托管模式”。
想要更多自主權的商家,也可以選擇全面自營,能夠快速起量的TikTok Shop 正在成為商家的新選擇。依附于TikTok超高的日活量,商家在短期內不用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就有機會創造出爆款,但這一方式也更考驗商家的營銷能力。
比如恒林股份的跨境電商業務主要以銷售自主產品,目前其在TikTok家居類目排名中長期占據著前一二。除了布局TikTok之外,恒林還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打造了營銷陣營。家居新范式發現,恒林跨境電商規模已從2018年的0.02億元增至2022年的10.04億元,成為了公司的第二增長點。
另外,樂歌股份、林氏家居等也有通過自建獨立站、DTC、直播帶貨等方式,實現產品外銷。
再次,國內家居企業可以抓住跨境電商的物流便利。過去,家具、家電等體積較大的品類由于物流成本高昂、庫存管理難度大等原因,在跨境電商市場尚未得到充分發展。
但隨著物流鏈條的逐步完善,大件家具也有望在跨境電商平臺中迎來更大增長空間。目前,除了常規的跨境直郵之外,海外倉也成為跨境電商重要的物流模式,可以緩解跨境物流不暢的問題。
以樂歌股份為例,其不僅建立自用的海外倉,更開始系統性籌劃公共海外倉項目。在2023前三季度,樂歌的公共海外倉業務實現收入5.86億元,占總營收的21%,成功開拓出銷售家具產品之外的另一增長曲線。
對于暫時沒有能力自建海外倉的企業來說,也可以選擇像樂歌股份這樣的公共海外倉來減輕大件、非標品的物流壓力。除了樂歌股份之外,還有如大健云倉、縱騰集團這樣的跨境電商基礎設施服務商,能夠更好助力國內家居企業出海。
家居新范式探訪今年中國家博會(廣州)客餐廳家具展區的時候獲悉,近年全球餐廳家具熱度頗高,今年更有望實現4%的年增長。大件餐桌椅家具其實也是跨境電商平臺中的熱銷品類,它們的持續火爆也得益于跨境電商市場的崛起和發展。
搶占跨境電商紅利,企業還需拼實力
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讓不少家居企業找到轉型的出口和動力,但對部分企業而言,挑戰跨境電商的壓力依然不小。
一位上市家具企業內部人士表示,發力跨境電商是 “不得不做”,傳統老板還是更喜歡做代工,因為比較簡單,只需要把生產這個環節做好就行。而挑戰跨境電商則意味著公司要配備專業團隊,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試錯成本也不小。
除此以外,不少企業在疫情期間都遇到過“爆單”,但在疫情之后,家居出口規模已有所回落。業內人士認為,家居出口規模隨著海外品牌商的庫存情況而變化,始終有一個周期性。
當然,成品家具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挑戰跨境電商,一開始都會有一定難度,但擺在大部分中小廠家面前的,只有“不轉型躺平”以及“轉型求變”兩條路。家居新范式認為,想要謀求更長遠的發展或者機遇,廠商就必須迎接變化。
首先,是開始走品牌化的路。隨著80、90后“廠二代”開始接班,也有不少人開始意識到,做加工的利潤很薄,貼的始終是別人的牌子,工廠要走下去,就一定要走品牌化的路。
這批工廠接班人大多留過學,對電商貿易也有更深刻的理解,為此他們也更愿意嘗試。從TOB到TOC再到打造爆款,他們認為目前電商平臺的數據反饋有助于工廠調整產品,從而打造出面向精準消費群體的爆款,比以前的“盲目代工”更有針對性。
其次,學會善用各種營銷手段。品牌出海已經成為國內家居企業比拼的重點,比如上文提到的恒林、樂歌、林氏等,也都有善用TikTok等社交平臺來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擴大品牌影響力,這也是出海企業需要努力挑戰的。
結語
中國家居產品通過跨境電商進行出海,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趨勢,海外消費者對于家居品牌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對國內家居企業而言,這就像當年淘寶平臺首次出現一樣,是一個“先來先占位”的重要機遇。從現在看未來,這或許正是中國外貿新一輪變革的開始,對于家居企業而言,需要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才能與海外市場共創共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