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剃須刀之王”飛科電器之困:雙品牌承壓,增長新引擎何處尋?
- 2025年10月23日來源:中國家電網
提要:今年9月,飛科電器聯營企業純米科技獲準在新三板掛牌,這一消息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飛科電器自1999年創立,憑借剃須刀等個人護理電器起家,在個護領域聲名遠揚。2020年,飛科電器投資主營廚房家電業務的純米科技,外界普遍解讀為其有意將廚電作為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
被譽為“國產剃須刀之王”的飛科電器(603868.SH),當下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竭力探尋新的增長路徑。
今年9月,飛科電器聯營企業純米科技獲準在新三板掛牌,這一消息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飛科電器自1999年創立,憑借剃須刀等個人護理電器起家,在個護領域聲名遠揚。2020年,飛科電器投資主營廚房家電業務的純米科技,外界普遍解讀為其有意將廚電作為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
然而,現實卻給飛科電器潑了一盆冷水。2025年上半年,飛科電器實現營收21.16億元,同比下滑8.76%。其中,主打大眾市場的“博銳”收入同比下降18.07%,銷售占比降至19.48%。自2016年確立雙品牌戰略以來,“飛科”聚焦中高端市場,“博銳”主打性價比,理論上可覆蓋更廣消費層級。但在電動剃須刀市場趨于飽和、產品同質化加劇的背景下,雙品牌模式的協同效應難以顯現。
純米科技能否成為飛科電器的創新引擎,目前仍是未知數。2020年3月,飛科電器受讓純米科技12.38%的股份,并認購其3%的新增注冊資本,希望借助自身在渠道、供應鏈等方面的積累,與純米的技術優勢形成互補。但純米科技的資本進程一波三折,2021年擬主板掛牌卻因對小米集團依賴過高、獨立性不足而中止上市輔導。直至2025年9月,純米科技才正式在新三板掛牌。截至2025年9月,飛科電器持股純米科技13.79%,但純米科技2023年至2024年來自小米集團的銷售占營收比例分別高達88.79%、90.26%,自主品牌收入不足一成。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指出,飛科電器與純米科技在技術路線、供應鏈體系等方面差異顯著,業務關聯度低,難以解決飛科電器的結構性增長困境。
飛科電器的雙品牌戰略也面臨增長壓力。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博銳品牌營收僅為4.11億元,同比下降18.07%,銷售占比降至19.48%。梁振鵬分析,飛科品牌高端化更多體現在價格層面,核心技術有待提升;博銳品牌則面臨小米等互聯網品牌的沖擊,在性價比賽道上突圍效果有限。此外,飛科電器曾寄希望于電吹風品類,但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為3.97億元,同比下滑3.17%,隨著追覓、徠芬等品牌的崛起,其市場競爭力再次受擠壓。
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認為,純米科技掛牌新三板,短期對飛科電器主營業務直接助益有限,但后期若協同到位,有望成為外部創新引擎。同時,飛科電器需加速從渠道驅動向技術 + 品牌雙輪驅動轉型,否則存在品牌老化風險。在“國貨新勢力”不斷涌現、消費結構持續分化的當下,飛科電器既要守住傳統優勢,更要重啟創新力與品牌勢能,找到增長新敘事。10月21日,飛科電器報收35.89元/股,上漲0.34%,市值156.34億元,其未來走向,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