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家電>正文內容
          • 價格回暖 面板行業蟄伏待反彈
          • 2024年01月12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業內專家指出,今年面板廠商有望依靠彩電需求引領的大尺寸面板實現翻身,不過,這不僅需要行業內形成共識,更要“蟄伏”靜待消費旺季。

          截至1月11日,面板行業數據紛紛出爐,主要產品價格企穩回升,這場從2022年開始的行業風暴終于有了止息的態勢,今年開始或將進入上升通道,不過終端電子消費品的出貨低迷,導致產業鏈上下游“打架”,復蘇不會一帆風順。業內專家指出,今年面板廠商有望依靠彩電需求引領的大尺寸面板實現翻身,不過,這不僅需要行業內形成共識,更要“蟄伏”靜待消費旺季。

          上下游“打架”

          據DISCIEN迪顯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主流尺寸的電視面板,即32—75英寸面板,價格較11月下跌約1—3美元,86英寸TV面板跌幅為4美元,雖然價格下跌,但仍然透露出些許利好信息,一般來說,四季度是面板出貨淡季,此次價格跌幅較為溫和,有望在今年一、二季度實現更明顯的回彈。

          另據奧維云網統計數據,2023年,顯示器市場需求處于近三年最低位,全球整機出貨預計同比降低6%。上游面板供應同樣身處寒冬,單季出貨均未能突破40M,全年預計出貨145M,同比預計降低7.2%。不過2024年有望實現增長,預計全球顯示器面板出貨150.8M,同比預計增長4%。

          業內觀點認為,對于面板廠商而言,在2024年有可能在波動中回暖,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如果說2022年面板廠商陷入越賣越虧的境地,2023年算是站穩了腳跟,但行情仍然處在低點,從今年開始才有望緩慢爬坡。

          行業頹勢也反映在公司業績上,其中彩虹股份2022年扣非凈利虧損約34.8億元,截至去年三季度回正,約2.3億元,面板“雙雄”京東方和TCL科技的情況類似,其中TCL科技2022年扣非凈利潤虧損約27億元,去年前三季度回正,達到約5億元;而京東方2022年扣非凈利潤虧損約22.29億元,去年前三季度虧損約14.92億元。

          正因如此,面板廠商漲價訴求強烈,隨著稼動率走低,市場或許迎來觸底反彈,但從不利的一面看,在手機、電視、PC電腦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面板漲價意味著終端廠商成本上漲,產業鏈上下游訴求相悖,價格波動不容忽視。

          以PC電腦為例,2023年四季度出貨量略超出預期,但仍是連續下滑的第8個季度,同時也是自2006年以來出貨量最低的四季度。據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個人計算設備銷量較上一年下跌了16.5%,2023年較2022年又收縮了13.9%。

          大尺寸成關鍵

          下游需求不振,作為上游環節的面板廠商有何脫困良策?對此洪仕斌分析認為,對于不同尺寸的面板產品采取的手段也不同,但從長遠來看,大尺寸面板或將成為出貨的壓艙石。

          專家指出,目前面板產品大致可分為大、中、小三個尺寸,中小型尺寸多面向筆記本電腦、手機產品,大尺寸主要供應彩電,中小尺寸面板市場需求較為穩定,增量主要來自于LTPO、FIAA等新技術的應用,但這種增長是階段性而非持續性的,真正體現增長韌性的還是面向彩電的大尺寸面板,隨著彩電屏幕不斷加大,面板的需求量也在攀升。

          從行業數據上看,2023年2—9月,在電視大屏化趨勢和消費復蘇的共同推動下,大尺寸TV面板價格出現集體上漲趨勢,55英寸以上產品價格漲約20%,其中55英寸TV面板漲幅超過50%。作為大尺寸面板龍頭,TCL科技業績回暖,該公司去年三季度單季盈利增至12.7億元,表現超市場預期。

          需要指出的是,對面板廠商而言,大尺寸的定義要比彩電領域更加寬泛,在如今的彩電領域中,往往75英寸以上的產品才被視為增量,售價一般能達到3000—5000元,65英寸及以下產品,售價也多僅在兩三千元之間,被視為普及型產品,不過在面板廠商看來,55英寸以上都屬于增量市場,從技術角度看,能夠高效且經濟切割大尺寸面板的主要是11代線,這也讓頭部廠商獲得更明顯的技術優勢,吃到大尺寸面板市場的紅利。

          專家觀點認為,在經歷了上一輪慘痛的跌價、虧損后,一方面廠商抓緊落實彈性生產策略;另一方面,主要企業也形成了保價共識,并不著急加碼產能、大量出貨,而是“蟄伏”等待年中消費旺季的到來。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