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互聯網>正文內容
          • 2022年銷售收入同比降逾一成 我國游戲產業或進入存量市場
          • 2023年02月15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游戲產業年會是游戲行業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原計劃于2022年12月召開的2022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在推遲了兩個月后于2023年2月12日-14日舉行。會上發布的2022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中國游戲用戶規模為6.64億人,同比下降0.33%,產業發展大概率進入存量市場。

          游戲產業年會是游戲行業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原計劃于2022年12月召開的2022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在推遲了兩個月后于2023年2月12日-14日舉行。會上發布的2022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中國游戲用戶規模為6.64億人,同比下降0.33%,產業發展大概率進入存量市場。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本屆年會異常火爆,幾乎每個論壇都座無虛席,大量參會人員站在會場內聆聽發言。多家機構認為,版號發放常態化趨勢下,游戲行業或持續回暖,看好游戲行業的投資機會。

          從“摘果子”向“種樹”轉變

          在年會上發布的2022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中國游戲用戶規模為6.64億人,同比下降0.33%。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表示,產業發展大概率進入存量市場。

          在存量市場游戲企業如何有效把握存量用戶,煥新發展動能?創夢天地聯合創始人兼CTO關嵩認為,“科技賦能”和“協同共生”是兩個關鍵。他表示,游戲公司始終要堅持精品內容、以用戶為本,并用創新的技術不斷進行迭代,才能做出用戶喜歡的游戲,帶給用戶更好玩的產品。以公司旗下運營超過10年的老游戲《地鐵跑酷》為例,從去年8月開始,該游戲頻頻出現在熱搜榜中。七麥數據顯示,去年8-9月,《地鐵跑酷》連續霸居榜首超30天,DAU(日均活躍用戶數量)也重回2000萬。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這款產品的DAU、付費率、內購流水更是創下2019年以來的新高。

          三七互娛產品副總裁殷天明表示,在新的階段,游戲企業應該修煉企業“韌性”,在“深入、創新、精細”這三個方面下功夫,提升企業洞察力、運營力、續航力,以實現長遠發展。他介紹,三七互娛在做好自身發行工作的同時,也在逐步從“摘果子”向“種樹”進行轉變,從“在外面簽產品”轉為孵化好項目。“現在市場上的好‘果子’(產品)越來越少,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種樹’很重要。雖然這項工作難度更大,要思考的維度更多,周期也更長,但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有更大的助力。”

          板塊有望迎來反彈

          2022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指出,當下形勢雖然嚴峻復雜,但我國游戲產業精品化、高質量健康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隨著疫情防控局勢的轉變,游戲產業從行業資源到用戶消費意愿與能力,都有望迎來觸底后的反彈。我國部分游戲企業經歷了前些年飛速發展的積累后,在資金、人才、項目等方面有所儲備,已具備一定抵御風險的能力。游戲已成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中的一部分,游戲行業的未來將充滿希望。

          網易高級副總裁王怡表示,游戲正在顯現出極強的賦能帶動作用,在與前沿科技、高新產業的充分融合中,成為拓寬社會經濟發展空間的新動能。從量的拓展到質的升級,數字經濟的全新生態正在形成,而作為數字經濟的參與者、受益者,數字游戲正煥發著產業和生態的新力量。

          多家機構看好今年游戲板塊的投資價值。開源證券表示,游戲板塊“版號發放-新游戲陸續上線-業績向上拐點”邏輯仍有望不斷驗證,頭部新游戲定檔或帶來估值進一步修復。基于新游戲上線催化,建議繼續加大對游戲板塊配置力度。

          華西證券表示,進入2023年以來,游戲版號發放時間節點更加規律,行業供給回暖,新品上線周期將相應縮短,且各大廠商均在重啟此前停運的經典手游,業績有望將在上半年實現快速修復,預期改善亦有望提振估值,重點關注頭部廠商投資機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