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實施服務型制造領航工程 全面優化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
- 2025年04月27日來源:光明網
提要:服務型制造是制造業企業通過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產出中的比重,形成制造與服務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路徑。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業企業通過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產出中的比重,形成制造與服務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路徑。
4月24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正式發布《北京市服務型制造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聚焦北京市高精尖產業,從“發展新業態、提升創新能力、打造標桿示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四個方面提出13條舉措,全面優化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品牌。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業向制造與服務協同發展的關鍵路徑。”北京市經信局信息軟件處處長趙祥偉表示,北京市鼓勵企業積極探索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北京市經信局根據北京市目前服務型制造發展情況,結合北京市優秀制造業企業創新實踐,提出了“產品+服務+生態鏈”“整機+數據+全生命周期服務”“產品+系統集成”“產品+個性化定制”“生產+體驗服務”等5種針對制造業不同細分產業、不同產品形態的五類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推動企業延伸先進制造業價值鏈,拓展產業鏈高價值服務環節。同時,也鼓勵制造業企業積極探索創新更加豐富的“制造+服務”相融合的新業態。
在提升服務型制造創新能力方面,北京市經信局將為制造業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提供數字技術、工業設計和科技服務等創新能力支持。鼓勵企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研發及供應鏈管理能力。發揮北京市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提升工業設計能力及中試驗證、檢驗檢測等科技服務支撐能力,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培育方面,北京市經信局將建立市區兩級聯動的服務型制造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發布一批典型應用和解決方案案例集,鼓勵和引導更多制造業企業轉變發展理念,探索發展服務型制造。在區域協同方面,圍繞京津冀“六鏈五群”產業協同發展任務,引導三地各市區聚焦本區域優勢產業和服務型制造特色模式,搭建服務與資源平臺,創建服務型制造京津冀區域發展高地。
“提升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能力方面,人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趙祥偉強調,北京市經信局鼓勵產學研用各界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加強合作,培養一批“既懂制造又懂服務”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隊伍。同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相關機構與組織,搭建服務型制造創新研發與產業化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轉型提供多元服務。
“未來,北京市經信局也將發布北京市時尚產業相關政策,依托北京市服務型制造優勢,全面賦能都市產業,加強時尚產品供給能力,以標桿帶動全域,以政策激活生態。”趙祥偉表示,要讓更多北京企業通過服務化轉型搶占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品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