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高端制造>正文內容
          • 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質增效
          • 2024年09月17日來源:

          提要:賈子君分析,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從根本上變革資源配置、工藝優化、流程重組方式,打造智能化、協同化、網絡化的新型產業模式;突破時空界限,拓展產業分工的廣度和深度;消除供需隔閡,變革生產范式。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進程持續推進。7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今年以來增速持續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在智能化方面,民用無人機、虛擬現實設備、服務機器人、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數字產品產量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84.7%、55.7%、41.6%、26.9%、19.7%。

          專家認為,智能化轉型通過深化數字技術融合應用,大幅提升了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重要支撐。

          轉型質量快速躍升

          當前,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范圍擴展、程度深化、質量提升,均取得積極進展。

          智能化轉型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在國家層面,先后發布《關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引導和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在地方層面,超20個省份發布發展規劃、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配套政策。

          數字基礎設施支撐有力。賽迪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副所長賈子君介紹,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截至2023年底,算力總規模達23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居全球第二。工業互聯網初步建成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五大體系。

          數字技術和產業供給水平顯著提升。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創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隊。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不斷增長,企業數量超過4400家,智能芯片、開發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初步形成全鏈條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效能普遍提升。據統計,46%的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了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42.1%的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了業務效率的躍升。”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說。

          人工智能如虎添翼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術突飛猛進,加速融入制造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環節。“工業大模型加快在企業部署和應用,人形機器人開始在汽車、裝備等生產線試用,推動智能制造能級提升。”趙剛說。

          聯想集團與汽車電池企業合作,實現了業內領先的判別式人工智能小樣本終身學習技術,提供工廠生產流水線漸入式端到端人工智能質檢設備,節省成本50%至80%,提高效率15%至40%。

          騰訊云助力電氣機柜制造商萬控智造打造了“萬智云”產業互聯網平臺。在設計流程智能化中,騰訊云OCR大模型通過將電氣機柜設計方案圖紙形成高質量的模型訓練數據,并經過大量標注和訓練。在輸入相關設計參數后,“萬智云”平臺就可以自動輸出初稿圖紙,過去要花三四天的圖紙設計,如今在“萬智云”上3分鐘就能搞定。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智能化轉型提高了生產效率,通過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技術,減少人工操作環節,縮短生產周期;優化了供應鏈管理,實現供應鏈透明化和實時監控,降低庫存成本和物流成本;推動了制造業創新發展,通過數據分析和預測,幫助企業把握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

          賈子君分析,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從根本上變革資源配置、工藝優化、流程重組方式,打造智能化、協同化、網絡化的新型產業模式;突破時空界限,拓展產業分工的廣度和深度;消除供需隔閡,變革生產范式。

          雙重優勢夯基壘臺

          我國作為制造大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位。同時,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二位,具備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海量數據資源及豐富應用場景等優勢。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制造大國、網絡大國向制造強國、網絡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雙重優勢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打下良好基礎。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重點也是難點。賈子君建議,應因企施策、分類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走深向實。支持龍頭企業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數字化轉型,加強新技術應用、新模式培育,打造一批“數字領航”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強化與鏈主企業數字化平臺的對接,以“鏈式”轉型彌補單個企業資源和能力的不足。引導中小企業廣泛應用訂閱式產品服務,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趙剛認為,應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鼓勵廠商為制造業中小企業提供普惠性產品和服務。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動行業數據開放共享。推動數字技術服務商深耕行業,圍繞不同行業的業務模型,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

          此外,專家認為,還應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供充足人才支持,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力度。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