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高端制造>正文內容
          • 趕進度強基礎開新路 各地進一步鞏固工業經濟向好態勢
          • 2024年02月27日來源:上海證券報

          提要:據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多地都將“穩工業”確定為重點工作,并在趕進度、強基礎、開新路方面推出系列舉措,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到天津制造業重點企業和濱海高新區調研。金壯龍在調研中要求,全力以赴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多地都將“穩工業”確定為重點工作,并在趕進度、強基礎、開新路方面推出系列舉措,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趕進度

          工業企業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

          實干為先,只爭朝夕。多地都拿出了務實舉措,搶抓工業發展機遇。

          貴州提出,按照“一天一調度”方式,分地區、分行業、分企業、分項目落實復工復產督導幫扶,鼓勵企業搶時間、占市場、擴產能,全力保障企業用工、用能等生產要素需求。

          湖北提出,開展金融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早春行”活動,引導專精特新企業與政府引導基金及相關國資母基金開展專項對接活動,爭取加大投資力度,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一企一策”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

          河南提出,對2024年第一季度滿負荷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10萬元財政獎勵。對2024年第一季度滿負荷生產且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20萬元財政獎勵。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市場預期好轉,疊加政策效應,工業企業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態勢,有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強基礎

          錨定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為鞏固工業經濟向好態勢,多地從基礎入手,深入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

          廣東表示,今年將全面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推進“廣東強芯”、核心軟件攻關、“璀璨行動”等重大工程,新建更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標志性產品,把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

          山東提出,深入落實國家出臺的鋼鐵、石化、機械、汽車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立足本省實際“一業一策”制定穩增長措施。

          河南提出,圍繞建設制造業強省,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壯大7個先進制造業集群28個重點產業鏈,向下梳理延伸N個專精特新細分領域,持續串珠成鏈、聚鏈成群。

          金壯龍在天津調研時要求,深入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場景企業雙牽引作用,努力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專家認為,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重點行業的拉動作用非常大。其中,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等主要制造業行業,增加值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的七成左右。這些重點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工業經濟的增長就有質量。

          開新路

          工業大省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為增強工業經濟向好態勢,多地在“新”上做文章,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山東提出,實施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未來網絡、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深海空天等七大未來產業,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程、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

          廣東提出,不斷壯大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塑造新動能的新質生產力。

          四川提出,將重點布局和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培育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

          “工業大省創新資源較為豐富,高度重視產業創新。”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表示,未來這些省份要重點聚焦市場需求和產業應用環節,強化靶向應用研發,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創新,在激發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吳垠認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重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持續涌現,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融合不斷加深,催生出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新產業發展方向。我國具備工業體系完整、產業規模龐大、應用場景豐富等綜合優勢,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豐厚土壤。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