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克澄清 打工人“做四休三”難普及
- 2023年10月24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耐克認為,在疫情后的新常態下,員工需要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通過實行混合工作模式,耐克希望能夠平衡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創新力,同時保持與同事和客戶的緊密聯系。
10月23日,“耐克回應實行四天工作制”登上微博熱搜。據耐克方面澄清,此前網傳的耐克大中華區將實行四天工作制是誤會,一直以來辦公室員工執行的都是五天工作制。新的混合工作模式是指辦公室員工周一至周四需在辦公室辦公,周五可選擇居家辦公。這一模式將于2024年1月8日正式執行,范圍僅限于辦公室員工。
雖然還是一周工作五天,但一天的居家辦公還是引發了不少熱議。有網友表示羨慕,甚至提出應該“做二休一”,再“做二休二”;有網友則直言居家又不是不工作了,說不定更累,還是先把雙休落實好比較重要……實際上,耐克大中華區的做法并不稀奇,疫情后,國內外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混合辦公模式。這樣的模式是未來辦公的大趨勢嗎?大規模普及是否可行?
耐克的試點項目
根據日前媒體爆料的耐克內部信,耐克大中華區表示,即將開始實行每周在公司工作四天的工作模式,時間為每周一至周四。新模式將于明年1月8日正式執行,范圍僅限于辦公室員工。
信中,耐克還展望了這一新模式稱,“工作模式的改變不僅是為了增強大家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消費者。我們始終堅信,只有攜手共進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潛力,推動未來的發展和增長。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我們所有人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贏得勝利”。
據《證券時報》報道,這一新模式是耐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一項試點項目,旨在探索未來的工作方式和環境。耐克認為,在疫情后的新常態下,員工需要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通過實行混合工作模式,耐克希望能夠平衡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創新力,同時保持與同事和客戶的緊密聯系。
耐克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2024財年第一財季(截至2023年8月31日),耐克實現營收129億美元,同比增長2%,其中其自營業務實現營收54億美元,同比增長6%,耐克品牌數字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2%。耐克大中華區則實現營收17.35億美元,在匯率不變基礎上,同比增長12%,實現連續兩個季度兩位數增長。
對于耐克未來的發展,耐克集團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若修表示,耐克將專注于更快、更一致地擴展已有的成功,并將繼續整合和簡化業務,持續提升領導地位并驅動長期增長。
越來越多的企業“趕時髦”
耐克大中華區的“四天到公司上班,一天居家辦公”是目前混合辦公模式潮的一個縮影。
據悉,在去年3月,旅游平臺攜程就曾推出“3+2”混合辦公制,即3天在單位工作、2天在家辦公,并且這一制度覆蓋集團全部員工,不分男女、不分值崗、不做薪資調整。甚至早在2021年,攜程就多次進行混合辦公的試驗。值得一提的是,從其近半年的實驗數據看,實行靈活辦公后,員工參與意愿上升至近六成,在績效無明顯影響的情況下,離職率下降約1/3。
今年1月,樂視宣布實施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即每周三實行彈性工作制,員工當日只需要連續工作5小時;4月,湖南長沙“周三也休”傳媒公司直接官宣全體員工每周三可帶薪休假一天,成了名副其實的“周三也休”;5月底,網紅考研名師張雪峰所在公司峰雪蔚來也宣布,從8月1日起實行四天工作制,即一周“上二休一,再上二休二”。
對此,商業專家產業空間研究院主任潮成林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階段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探索混合工作模式主要原因有三點,“其一,因受前幾年疫情因素影響,有部分企業已經摸索出一套混合辦公及遠程辦公的管理方式,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二,與傳統辦公相比,混合辦公對于降低企業辦公運營成本、提高人員積極性有一定的優勢;其三,在某些只需要考核工作成果,不需要管理工作過程及協作的特定行業,混合辦公無疑有更多的自由度,更受新一代職場人的歡迎”。
貝恩公司全球商品戰略顧問總監潘俊進一步指出,這也離不開現代辦公環境變化和技術發展的推動。同時,這反映出了企業對員工福利和生產力提升的關注,以及對工作方式的轉變趨勢。
“這說明企業開始重視員工的在崗體驗,開始為員工著想了,重視人文關懷,有人情味;其次,企業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在提高,提高員工在崗工作效率才是企業人事管理的進步。”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說。
“做四休三”的企業有共性
公開資料顯示,在20世紀70年代,一些歐美國家的政府機構和私企就已經在大力推行“四天工作制”,而所謂的“四天工作制”最初并不是指一周只工作四天,而是每周都有一天可以讓員工做自己崗位職責之外的事情,這樣一來,也可以減少交通費支出、節約能源。
近幾年,國內又衍生出來了更多類似“四天工作制”的調整,像工作日“做四休一”“做三休二”等混合辦公制度。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這也和近幾年國內的疫情防控密切相關,可以說催化和加速了混合辦公制度的發展。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開展混合工作模式的企業都有一些共性,即注重員工靈活性和工作效率,具有較為靈活敏捷的工作文化氛圍,并且能夠適應和應對這種模式帶來的挑戰。同時,也往往有較為完善的信息化、數字化辦公系統,能夠支持員工遠程辦公和協作。這些企業并不一定是走在了前面,而是根據自身情況和需要來探索適合的工作模式”。
潮成林表示,開展混合辦公模式的企業現階段還主要集中在部分IT科技研發企業、管理咨詢企業、平臺數據管理企業等,它們要么有些成熟的線上合作管理機制,要么就是強調個人工作結果輸出,不需要對員工進行太多的過程管理。
但在目前的形勢下,潮成林指出,企業也必須研究出對于居家辦公的有限管理手段和相關措施。就目前絕大部分的企業通過技術手段來監控員工在家工作狀態的情況來看,其效果并不理想,像過度使用技術監管手段,例如視頻監控、技術定位等,會給員工帶來不信任感,但如果企業不運用必要的手段,也可能會造成管理失控、工作效率降低等一系列的問題。
朱克力認為,混合工作模式需要一定的條件,這意味著很難大規模普及,具體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評估、探索與實施。
“員工能不能居家辦公不是看員工個人的,重要是要看其工作特點及行業要求。預計未來混合辦公將會成為絕大部分行業(公司)的辦公形式內容之一,也會成為企業常態化管理內容的一部分,集中辦公及遠程辦公會根據不同的行業及崗位特征進行系統化優化處理。”潮成林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