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正文內容
          • 西安解除限購后線上找房熱度上漲,“下半年市場有望逐漸回暖”
          • 2024年05月15日來源:澎湃新聞

          提要:西安新聞網報道顯示,在調控整體趨向寬松背景下,伴隨改善類客群和消費升級需求進一步釋放,西安房地產市場在今年下半年有望逐漸回暖。取消限購可能會釋放一部分購房需求,但房價走勢仍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取消限購就一定會導致房價上漲或下跌。

          西安全面放開限購,線上找房熱度及成交端出現積極變化。

          根據58安居客平臺數據,5月9日西安解除限購后,線上二手房找房熱度比上一日上漲22%;新房上漲39%。

          今年5月9日,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四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措施,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再審核購房資格。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指出,從監測的新建商品住宅項目成交情況來看,西安全面放開限購后成交端出現了一定的積極變化。數據顯示,繼5月9日西安全面取消限購后,5月10日西安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迅速迎來上升態勢,單日成交超700套,但如此較高位的成交量業績僅維持一天,其中也不排除有假期滯緩的購房需求恢復釋放的影響,因此新政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西安業內人士提到,由于2023年西安已經取消絕大部分區域的限購,僅剩余二環內限購,但實際上二環內鮮有新房銷售,短期內會釋放之前由于限購無法購買的這部分市場需求,會帶來二環內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的增長。但由于西安二環內在售新盤比較少,在西安整體占比10%左右,所以本次新增二環內放開限購對整個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小。

          西安新聞網報道顯示,在調控整體趨向寬松背景下,伴隨改善類客群和消費升級需求進一步釋放,西安房地產市場在今年下半年有望逐漸回暖。取消限購可能會釋放一部分購房需求,但房價走勢仍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取消限購就一定會導致房價上漲或下跌。

          西安當地中介提及,新政出臺后,短期內咨詢量有所增加,但受房地產市場和經濟環境影響,觀望情緒仍然比較大。

          有房企西安區域負責人表示,“我們目前在二環內沒有新房,主城區的房源也較少,項目銷售整體還算平穩?!?/p>

          據克而瑞監測數據,從案場人氣表現來看,上周(5月6日-5月12日)人氣榜TOP10上榜門檻242組,較前一周427組下降,新政公布后,客戶觀望情緒加重,部分項目來訪量受影響。從典型項目認購情況來看,上周熱銷榜TOP10上榜門檻13套,較前一周集中開盤上榜門檻32套下降,其中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的華潤置地港宸潤府銷售200套排銷售榜第一,位于高新區的保利云谷天匯銷售23套排銷售榜第二。另據監測數據,上周西安共計3個項目開盤,推售555套房源,成交243套,整體去化率44%,較前一周基本持平。

          此次,西安新政還提及,商品住房項目銷售時,登記家庭數量與住房房源數量比例低于1.5:1的,不再實施公證搖號。建筑面積大于144平方米的住房在搖號選房時不再實施“剛需優先”。搖號銷售項目的搖號名單公示、搖號結果公示、選房結果公示時間由3天縮短為1天。

          房企人士認為,“對開發商來講會簡化流程,縮短周期,是一件好事情,更高更快地實現項目開盤、資金回籠。”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