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正文內容
          • 買房就能落戶 多地出臺新政發力留住年輕人
          • 2023年03月16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提要:“從落戶的趨勢來看,各地總體呈現不斷放松的狀態,加之前幾年的‘搶人大戰’,目前除了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外,絕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門檻都已明顯降低,這也是城鎮化率不斷提升的重要推動因素?!?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

          對于不少新市民來說,“買房”和“落戶”都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事。解決好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困難問題,將購房政策與落戶政策結合,成為多地更好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的落腳點。

          資料圖:旅客搭乘動車出行。 徐章位 攝

          多地發布新政,“購房即可落戶”

          3月9日,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印發《駐馬店市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出臺27項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除了實行多樣化回遷安置、支持農民工進城購房、降低購房信貸負擔等較為常見的措施,通知還提出,為新市民進城購房提供購房優惠。“對來駐就業大學生、新市民在駐購房,享受戶口遷移、子女就近入學(含轉學)、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城區人口同等政策”。

          據湖南省武岡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今年3月,武岡市在首屆房地產交易會期間特別推出了更加優惠的“五條政策”,其中便有“買房送戶口,子女可就近入學”。

          具體而言,武岡市購房戶可在不動產證未辦好之前憑《房屋買賣合同》、購房稅務發票到公安機關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子女可在所購住房(含公寓房)所在地就近入學,取得學位。

          根據中指監測數據,2023年以來,鄭州、佛山、烏蘭浩特等城市陸續出臺政策,放松落戶門檻。春節后,駐馬店、武岡等多地出臺購房即可落戶的政策,為新市民、人才等進城購房提供便利和購房支持。

          “此前已有多地放寬落戶限制,多數二線已將落戶門檻降至專科學歷或取消落戶門檻,并加大對各類人才、人口的吸納力度,為城市注入新鮮活力?!敝兄秆芯吭菏袌鲅芯靠偙O陳文靜認為,允許購房落戶、支持人才購房則將住房政策與人口、人才政策相結合,有利于促進人口人才流入,一定程度對購房需求釋放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高樓林立的杭州未來科技城。 朱睿 攝

          落戶門檻逐步降低,如何留住年輕人?

          整體上看,緊盯“人才紅利”,將買房與落戶掛鉤只是各地在“搶人大戰”中使出的“招數”之一。

          3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擬進一步放開學歷落戶。

          征求意見稿提出,對已在杭州市區落實就業單位的35周歲以下(以下不含本數)的普通高校大專學歷畢業生,可在市區辦理落戶;45周歲以下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可以“先落戶后就業”。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放寬技能人才落戶;放寬投靠落戶,開展戶籍準入年限累計互認;優化完善居住證積分落戶;全面放開縣域落戶政策等。

          在2023年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里,便定下了“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35萬名”的目標,杭州這個新一線城市向全國各地的青年人敞開了懷抱。

          “落戶政策的調整一直以來都是房地產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放寬落戶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具備一定的正向引導。”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認為,買房租房能落戶對于樓市交易、長租房市場及城市發展均具有一定積極意義,同時也能夠提升城市人口吸附力。

          “從落戶的趨勢來看,各地總體呈現不斷放松的狀態,加之前幾年的‘搶人大戰’,目前除了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外,絕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門檻都已明顯降低,這也是城鎮化率不斷提升的重要推動因素?!?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

          但業內分析也指出,落戶門檻放寬只是第一步,想要留下人需要更多公共服務的支撐,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等都是重要的考慮項。從住房層面看,除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加大公租房、廉租房供給等方面也需要加強力度。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焦兮兮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