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刀大本營、成立浙江集團 綠城新年變陣
- 2023年01月04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為了適應房地產發展新周期,各大房企也會以“變陣”進行應對,調整組織架構,尋求精細化發展。1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新年伊始,綠城中國便開啟優化組織機構的“變陣”,將原浙西區域集團、浙東區域公司、杭州亞運村項目公司合并,成立浙江區域集團。2021年10月,綠城中國將原浙江區域拆分成浙西、浙東兩個區域,一年多時間重新“復合”,難免引發市場遐想。對此,綠城中國方面表示,調整是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精簡管理,強化資源協同。
為了適應房地產發展新周期,各大房企也會以“變陣”進行應對,調整組織架構,尋求精細化發展。1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新年伊始,綠城中國便開啟優化組織機構的“變陣”,將原浙西區域集團、浙東區域公司、杭州亞運村項目公司合并,成立浙江區域集團。2021年10月,綠城中國將原浙江區域拆分成浙西、浙東兩個區域,一年多時間重新“復合”,難免引發市場遐想。對此,綠城中國方面表示,調整是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精簡管理,強化資源協同。
“動刀”大本營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綠城中國“動刀”大本營。
具體來看,浙西區域集團、浙東區域公司、杭州亞運村項目公司合并,成立浙江區域集團,按區域集團類別管理,負責浙江省、福建省的投資拓展與項目管理。原浙西區域集團董事長遲峰,任新浙江區域集團聯席董事長、總經理;原浙東區域公司董事長吳恒,任新浙江區域集團聯席董事長。
此外,綜合考慮中原區域、西南區域、華南區域、華中區域、西北區域、東北區域等C類區域規模,人事權限按C類區域公司管理,人員定崗、定級、定薪按城市公司管理。“這部分主要是強調,不能算是調整。”綠城中國內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綠城中國此次雖然是“部分”區域調整,但依舊在市場引起巨大反響。要知道,浙江區域一直是綠城中國的大本營,也是其業績貢獻的重點區域。中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綠城中國實現物業銷售收入601.83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317.45億元增加89.6%。其中,浙江地區項目實現物業銷售收入289.69億元,占比高達48.1%,位居首位。
2021年10月,綠城中國將原浙江區域拆分成浙西、浙東,其中,浙西區域是由原來的浙江區域本部管理團隊演變而來,浙東區域則是以寧波公司平臺的管理團隊為基礎而組建。
彼時,綠城中國意在“做大”,將業績好、發展潛力大的區域進行拆分,浙西、浙東“兩條腿”走路可以進一步做大規模。如今,僅一年多時間就重新“復合”,難免引發市場遐想。
對此,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綠城的此次“變陣”,也反映市場環境的變化,2022年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2023年市場預期仍需時間修復。繼續“做大”目前的市場環境并不合適,收斂聚焦也是為了應對后續潛在的風險。
華潤系挑大梁
“根據公司業務發展,調整也是正常的管理動作。”對于此次“復合”,綠城中國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促進公司全品質、高質量的發展,根據公司經營環境和行業發展趨勢,合理控制投資節奏,適時優化組織架構,精細化管理,強化資源協同與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擔任新浙江區域集團總經理的遲峰,原是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于2019年12月加入藍光發展,接過張巧龍的總裁職位。2021年7月,遲峰選擇與藍光發展“分手”,也是因為藍光發展危機的爆發。告別藍光發展一年,遲峰正式加入綠城,擔任綠城浙西區域集團董事長。
拆分前的綠城浙江區域,董事長、總經理均由吳恒擔任,其曾帶領浙江區域創造了一年1500億元銷售額的成績,對綠城中國貢獻頗大。據綠城中國內部人士透露,此次選擇遲峰來挑大梁,也是因為吳恒到了快退休的年齡。
此外,遲峰挑大梁也避免了新浙江區域集團的“磨合期”。據了解,此次浙西與浙東合并,新浙江區域將以浙西為班底。從區域范圍來看,原浙西區域為杭州、衢州、福州、湖州等地,原浙東區域主要覆蓋寧波、紹興、溫州、臺州等地,這也可能是浙東被并入的原因。
房企架構調整常態化
事實上,房企組織架構調整已屢見不鮮。2022年,除了碧桂園、萬科、融創等龍頭房企外,龍湖、世茂、新城、旭輝也紛紛通過“變陣”以適應房地產發展的新周期。
2022年伊始,碧桂園是第一個“動刀”組織架構的房企,其將原來的106個區域公司合并為65個。目的是通過推進跨區域整合,提升區域集中度和資源使用效能,降低運營成本,努力實現“市場、人員、資源”的整合協同。
2022年7月,旭輝宣布成立四大平臺,分別是地產開發、商業、代建和職能平臺。原東南區域集團總裁汝海林升任旭輝控股執行總裁,主持地產開發平臺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2022年12月,新城控股內部發文宣布,對集團及各事業部總部進行組織升級。這次組織調整,升級了集團總部、地產開發事業部、商業管理事業部的組織定位,完善各部門設置、架構及權責。
在業內人士看來,綠城中國此次架構調整并不意外。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房企組織架構調整已成為行業常態化。擴張需要調整,收縮也需要調整,市場環境出現變化,房企也要重新調整節奏去適應。
可以看到,雖然在組織架構上“收斂聚焦”,但融入中交基因后,綠城中國的規模化已經提速。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曾公布“戰略2025”規劃,五年實現6400億的目標。
也正因如此,在近兩年的土地市場,綠城中國留下了“強勢”的身影。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綠城中國2022年新增貨值超千億,拿地體量位居行業前十。
而銷售方面,2022年綠城中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中指研究院的榜單上,2022年全年綠城中國銷售額超3000億元,位居行業第四位。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