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正文內容
          • 土地市場正逐步趨“穩”
          • 2022年06月08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王麗新

          提要:土拍規則越來越細化、規范、透明和公平。過去,“千億元房企”搶地、囤地,靠聚集資源奪得土地市場話語權的時代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財務健康、運營能力強的理性房企,如今都有機會獲得“心儀地塊”,并活躍在土地市場上。

          6月8日,上海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將收官。截至6月7日晚間,本輪土拍已進行4日,共攬金744.98億元,平均溢價率2.98%。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預計,待本輪上海土拍結束后,除沈陽和鄭州外,全國20個重點城市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成交額合計約4528億元,平均溢價率約4%。

          2021年4月27日,廣州打響了集中供地的“第一槍”,標志著全國22個重點城市(下稱“22城”)一年三批次供地模式正式拉開帷幕。經過一年 “實戰”,22城三輪土拍平均溢價率呈現出從14.7%,到4.04%,再到2.39%的“遞減曲線”。

          細心者會發現,在平均溢價率逐漸小幅遞減又小幅回彈的過程中,溢價率動輒超過100%的“高價地”“地王”等過去常見高頻詞已不再出現,平均溢價率水平上下波動幅度也較小。這意味著中國土地市場正逐步趨穩且回歸理性,而其背后,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

          一是不斷優化和完善的規則,為土拍加筑了理性籬笆。嚴格監管競買保證金來源、以配建商業、教育等多功能地塊面貌入市……這是設置門檻,將有潛在資金風險,或業務能力不匹配地塊屬性的房企拒之門外。另外,觸頂“熔斷”、搖號定買家、競政府持有產權份額、競高標準等土拍新規頻出之際,在規范化原則下堵漏洞,吸引多種所有制企業積極參與調整,一直在進行。

          由此可見,土拍規則越來越細化、規范、透明和公平。過去,“千億元房企”搶地、囤地,靠聚集資源奪得土地市場話語權的時代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財務健康、運營能力強的理性房企,如今都有機會獲得“心儀地塊”,并活躍在土地市場上。

          二是房企拿地回歸理性,需實現“三個達標”。土地是房企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成本支出。如今,房企管理層談及拿地計劃,多數都稱要“量入為出、精準投資”。

          在這一核心準繩之下,多數房企內部還有一筆拿地細賬,涉及“三個達標”。一是區域布局達標,經濟基本面好及此前深耕城市為先,不再輕易踏足新城市;二是IRR達標,不同房企對內部收益率指標要求可能不同,但都普遍轉為更加嚴格,保證利潤空間,堅決不冒進;三是流動性達標,土地快速變現是第一要務,有回款的銷售額才是企業能動用的現金流。

          如此一來,不管是“京滬”等一線城市,還是杭州等強二線城市,一場土拍下來,流拍、底價成交以及溢價成交的地塊都有,這是市場化的結果。當下,房地產行業正處在深度調整期,待行業信心修復,房企練好自身內功、找到發展新模式,將會大有作為。

          一言蔽之,當下的土地市場已跨入“穩地價”的新階段。在愈發理性的土地交易和房地產市場環境下,房企“激進”豪賭高價地已成過去,“寧愿短期踏空也不能踏錯”的這份深刻自省,將助其在冷靜自律中安全前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