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正文內容
          • 多部委對房地產密集發聲 提出配套措施力挺
          • 2022年03月18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指出,“關于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本報記者 王麗新

          3月17日,A股房地產板塊表現亮眼,特發服務、陽光城、世聯行、天保基建、我愛我家、嘉凱城、蘇寧環球、新城控股等13只地產個股均迎來漲停。

          截至昨日收盤,港股房地產板塊上漲約10%,內房股整體走高,融創中國大漲59%、旭輝控股集團上漲近33%、龍光集團上漲超42%、碧桂園漲幅超28%、世茂集團漲幅超32%,中國恒大漲幅超17%,萬科A漲幅超7%。

          有業內人士稱,昨日房地產板塊大漲,與3月16日多部委密集發聲有關,但對房地產板塊的投資仍然需要保持理性。

          多部委對房地產密集發聲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指出,“關于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隨即,人民銀行表示,堅持穩中求進,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銀保監會表示,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證監會表示,積極配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外匯局表示,配合有關部門促進房地產市場、平臺經濟健康穩定發展。財政部表示,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總體而言,多部委密集發聲,一是強調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二是強調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要求。

          如何防范化解風險受關注

          “金融委會議將房地產企業發展作為問題提出,意味著房地產企業問題的重要度提升。”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表示,會議表態內容對房地產企業釋放了積極信號。

          “預計后期將會出臺防范化解房企風險措施。”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是著重“防范”,在需求的釋放及融資端寬松等方面進行調整,使房企的銷售及融資暢通,現金流得到改善,防范房企再發生風險;另一方面,是著重“化解”,細化支持收并購措施,加快風險出清,加快化解當前出現的風險。銀保監會、證監會將加大對收并購貸款、發行收并購債券等融資方面,給予收并購更大力度支持。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各種渠道的地產并購類融資額度已釋放超過1500億元。此外,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已有三家有所行動,“行動目標”均是化解房地產行業風險。

          新發展模式方向在何處?

          金融委會議指出“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此前,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房地產業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

          “考慮到當前房地產處于調整期,過去形成的‘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房地產開發經營模式不可持續。”劉水表示,因此,未來房地產企業低負債、低杠桿的經營模式將會受到鼓勵,成為新發展模式的重要方向。

          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認為,新發展模式主要包含城市更新、租賃住房、輕資產發展等。國內目前住房模式還是以商品房為主,未來的市場供應主體應更加多元化,尤其會大力支持租賃住房的發展,包括完善租賃住房的配套措施等。房企也應該積極向該模式靠攏。

          關于房企的新發展模式,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提出的解決“大城市住宅突出問題”,需要房企更多參與到保障性租賃住房、新市民住房需求、城市更新、老舊社區改造中,不僅是開發建設還有運營管理。這對房企來說是一個挑戰,要在原有的“買地—建設—銷售—交付”之后增加更多的“運營”,從資產管理、資產運營中獲取長期效益。這個過程也需要“慢”資金的支持,使資金成本適度降低,讓房企有條件掙“慢”錢,摒棄“資金—土地—更多資金—更多土地”的邏輯,走向良性循環。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