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業務競爭優勢存疑、行業瓶頸一筆帶過 洲宇設計信息披露是否準確完整?
- 2021年09月30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洲宇設計將“BIM設計及產業化”表述為核心業務,然而沒有談及的BIM已經被業內廣泛使用,而且已經有成熟軟件支持,缺少獨特性的情況。另外,招股書幾乎沒有談及建筑設計行業的生存困難、競爭激烈、供過于求情況,也沒有充分表述下游地產行業變動帶來的影響。該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全面性或存在問題。
洲宇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洲宇設計)是一家綜合性設計企業,專注建筑設計及其延伸產業,擁有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資質,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及服務涵蓋通用建筑設計、BIM 設計及產業化、綜合設計咨詢。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服務于房地產開發企業。
該公司于2021年7月1日申報上市,擬于深交所主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保薦代表人為孔少鋒、李曉東。
記者發現,洲宇設計將“BIM設計及產業化”表述為核心業務,然而沒有談及的BIM已經被業內廣泛使用,而且已經有成熟軟件支持,缺少獨特性的情況。另外,招股書幾乎沒有談及建筑設計行業的生存困難、競爭激烈、供過于求情況,也沒有充分表述下游地產行業變動帶來的影響。該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全面性或存在問題。
核心技術競爭優勢存疑
洲宇設計稱,其“以通用建筑設計、BIM 設計及產業化、綜合設計咨詢三大板塊為核心業務”。然而,其中的“BIM設計及產業化”的獨特性與競爭優勢存疑。
BIM的含義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建立建筑工程三維模型,減少二維設計的盲區,提高后期施工及運維的效率。
BIM的突破性在于,三維模型不再僅用于呈現建筑效果,而是統領整個設計過程。所有設計人員在一個統一平臺進行設計建模,在平臺上進行匯總整合分析,從而減少各專業以及專業內部由于溝通不暢或不及時導致的錯、漏、碰、缺,真正實現所有圖紙信息元的單一性,實現一處修改其他自動修改,提升設計效率和設計質量。
然而,BIM的門檻似乎并不高。目前,市面上已有成熟軟件(Autodesk Revit、ArchiCAD),而洲宇設計獲取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中,與BIM有關的僅有“BIM洲宇建筑機電智能化設計軟件”、“BIM洲宇土建智能化設計軟件”。由此看來,洲宇設計是使用市面既有BIM軟件,再對其中細節部分進行修補。既然是使用已有軟件,那么洲宇設計的BIM工作流程,先進性與獨特性在哪里呢?
另外,BIM已經被建筑行業廣泛接受了。根據2020年5月發布的《中國BIM草根報告2020》的數據,61.9%的受訪者已考取BIM證書;75.3%的受訪者的所在企業已開始使用BIM;35.4%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已經在全部項目中使用BIM。
而且,政府也已經在促進BIM技術的使用。住建部2017年4月發布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計劃增加應用 BIM技術的新開工項目數量;發改委2019年10月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也計劃將BIM相關技術列為重點鼓勵類技術開發項目。
由此可見,建筑設計從業人士與政府相關部門都已經對BIM有所認知,且已經開始相關實踐。BIM的使用也沒有明顯壁壘,洲宇設計稱“BIM設計及產業化”為其核心技術,是否合理?洲宇設計的BIM是否相對同行更加先進?
行業瓶頸披露不充分
洲宇設計在招股書中指出,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建筑質量、節能環保的重視,建筑業逐步轉型和升級,促進了BIM技術、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等建筑理念和技術在我國的普及。
然而實際上,建筑設計行業的項目數量減少,行業競爭逐漸激烈。
宏觀上,中國城鎮化速度已經開始減慢。由下圖可見,2012-2018的中國城市化速度,已相對2001-2011年有所降低。城市化速度減緩后,建筑設計行業能獲得的項目數量也將減少。
微觀上,建筑設計公司2021年面臨著回款慢,項目減少的情況。部分外資建筑設計公司已經凍結招聘額度一年半。這從側面說明,建筑設計服務供過于求。
從2018年5月發布的《建筑行業細分領域研究報告之五——勘察設計》中,可以窺知國內建筑設計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報告顯示,我國設計咨詢與勘察設計業務行業競爭激烈,德國、英國、美國的工程技術服務費用約占工程造價的6%-15%,而我國行業收費率基本為工程總造價的2%-5%,且存在著工程造價越高,費率折扣越明顯的情況。
實際上,過去建筑設計行業的火熱情況,是受益于地產行業。房地產的泡沫導致對建筑設計的大量需求。然而,國家連續出臺政策,調控房地產行業。開發商減慢運轉速度后,建筑設計公司能獲得的項目數量也將減少。洲宇設計雖然在招股書中“風險因素“部分談及了三項政策,但沒有提及政策對地產商基于杠桿的運作模式的破壞性影響,僅稱之為“抑制了房地產投資需求”。洲宇設計對風險的披露是否充分?
行業變動對洲宇設計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該公司財務狀況惡化。2019-2020年,洲宇設計的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由19,679萬元增長到34,830萬元,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由36.68%增長到50.26%。2020年末,該公司接受的以房抵款金額為5,153萬元,這也從側面顯示了下游公司的資金緊張情況。
洲宇設計對建筑設計行業情況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實完整?是否刻意忽略負面信息?
總結
洲宇設計的信息披露是否完整全面?首先,關于核心技術“BIM設計及產業化”,招股書中沒有談及BIM技術在國內建筑設計行業被廣泛了解與廣泛使用的情況。其次,建筑設計行業近年獲得項目的難度增加、項目回款減慢,招股書也沒有介紹此情況。
由此看來,洲宇設計是否在選擇性地披露信息?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