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正文內容
          • 深圳土拍攬金逾450億元 綠檔企業成最大贏家
          • 2021年09月3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相對于廣州、杭州、成都等城市涼意十足的二次土拍,深圳二次土拍維持了最后的體面。9月28日,深圳年內第二批次共22宗居住用地集中掛牌出讓,最終成功出讓21宗,總成交金額達452.97億元,僅1宗居住用地流拍。

          相對于廣州、杭州、成都等城市涼意十足的二次土拍,深圳二次土拍維持了最后的體面。9月28日,深圳年內第二批次共22宗居住用地集中掛牌出讓,最終成功出讓21宗,總成交金額達452.97億元,僅1宗居住用地流拍。

          來自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公告顯示,在21宗成功出讓的土地中,有4宗以底價成交,有16宗以轉現場競價成交,另外1宗達到最高限價后轉入搖號環節,于9月29日通過搖號確定競得人。

          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土地資源相對稀缺,產業發展和人口流動力也均處于較高水平,房企對其市場較為看好。”

          中海地產耗資127億元拿地

          據了解,此次土拍吸引了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下稱“中海地產”)、保利置業、華發股份、天健集團、金地集團等18家房企,除1宗地無人競買以外,其余平均每宗用地約有4至5家企業報名參與競買。

          中海地產投資127.15億元拿下4宗地,成為最大贏家;保利置業投入71.73億元拿下3宗地;特建發、金地集團、南山控股、天健集團、西湖股份等房企亦有所斬獲。

          在房企相對積極參與土拍的背后,深圳一手房市場依然堅挺。價格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上升1.0%,同比上升3.9%,較2020年上漲5.0%。成交量方面,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8月份新房住宅成交5885套,環比上升94.4%;成交面積63.6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21.3%。

          8月末,深圳調整土拍規則,對房企購地資金來源、資質條件和準入要求等做了調整。深圳還要求,同一企業及其控股公司不得參與同一宗地競買,參與競買的企業需提交證明材料和承諾函,一家企業最多競得用地不得超過3宗。

          在此次土拍中,保利置業旗下的惠州保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競得3宗用地后,即被交易機構收回其競買號碼牌,無權參與剩余用地的競買。中海地產則是分別通過深圳市中海啟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中海嘉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東莞市中海嘉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3家子公司拿到4宗地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當前土拍新規中,拿地資格審查和拿地資金審查成為核心內容,促進了土地穩健流轉,保障了拿地公平。

          綠檔企業拿地優勢更明顯

          在此次深圳二次集中供地過程中,央企、國企為代表的綠檔企業唱了主角的戲份。據統計,21宗成功出讓的土地中,有多達17宗土地由國資背景的房企拿下,占比超過八成。僅金地集團、西湖股份、鄭州美盛、星輝實業(森業創達)等4家公眾或民營房企拿下4宗土地。

          資金方面,上述4家公眾或民營房企拿地金額合計約40.74億元,僅占此次深圳二次集中供地總成交金額的8.99%。如果排除曾是深圳地方國企的金地集團,那么民營房企的拿地金額所占比例將縮減至不足5%。

          Wind數據顯示,在116家隸屬于申萬房地產開發行業分類的A股上市公司中,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有43家公司達到“綠檔”要求,其中22家公司為央企或地方國企,占比過半。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記者表示:“國企和央企背景的房企以及財務穩健的頭部房企,無論是在融資便利性還是融資成本方面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目前央企國企資金相對較為充裕,受“三道紅線”等政策影響較小。以此次拿下4宗地塊的中海地產為例,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中海地產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為53.4%,凈負債率為33.8%,現金短債比為2.6倍,位居“綠檔”,無一踩線。公司中報也顯示,截至上半年末,中海地產在手現金1174.27億元,流動性較好。受益于此,近期中海地產頻繁在廣州、南京等城市的二次集中土拍中出手。

          陳霄認為,央企和國企在土拍中表現活躍應在情理之中。一方面,金融監管趨嚴,央企和國企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在拿地方面具有一定的資金優勢;另一方面,土拍門檻有所提高,央企和國企核心競爭力凸顯,拿地信心也更大。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