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正文內容
          • 現金流充裕卻大肆舉債,皇庭國際為啥掉進債務黑洞?
          • 2021年05月24日來源:第一財經

          提要:逾期債務高達30億元,但口袋里的資金卻只有不到4000萬元。雖手握深圳地標建筑“皇庭廣場”,皇庭國際還是沒能避開債務違約。

          逾期債務高達30億元,但口袋里的資金卻只有不到4000萬元。雖手握深圳地標建筑“皇庭廣場”,皇庭國際還是沒能避開債務違約。

          皇庭國際日前披露,子公司深圳融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融發投資”)在中信信托的30億元貸款因到期后無法續期,被中信信托告上法庭追討貸款本息,融發投資名下皇庭廣場也被一并凍結。

          融發投資在中信信托的貸款,今年3月底的余額還有27.5億元。皇庭國際此前向第一財經表示,正在洽談其他金融機構,也存在轉讓皇庭廣場的可能。

          皇庭廣場之于皇庭國際,意義非同小可。截至去年年底,皇庭廣場在皇庭國際總資產中的占比接近70%,在凈資產中的占比亦接近70%。在上市公司總體虧損的情況下,皇庭廣場去年仍實現凈利潤近7000萬元。一旦轉讓,皇庭國際能盈利的資產將所剩無幾。

          雖然是上市公司主要利潤來源,但皇庭廣場自身也是巨大的“吸金黑洞”。2010年以來,融發投資以其裝修、項目建設為名,先后融資超過百億元。在盈利、現金流都不錯的情況下,?融發投資為何不惜高額成本,也要維持巨額借款,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謎團。

          核心資產危機

          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皇庭國際賬面貨幣資金余額只有3742.9萬元,還不到在中信信托逾期債務金額的1.4%。

          皇庭國際5月19日披露,2016年3月底,融發投資向中信信托貸款30億元,期限為2016年3月30日至今年3月30日。

          截至今年3月底,這筆貸款余額為27.5億元。皇庭國際稱,由于貸款到期后無法續期,中信信托遂向法院起訴,要求償還借款本息、申請查封皇庭廣場的不動產,查封期限36個月。

          除了中信信托,皇庭國際另一筆債務早前也已發生糾紛。去年6月底,該公司向國民信托借款3.5億元。今年3月底,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取得這筆貸款的全部債權及相關權利義務。因貸款合同糾紛,后者近期已向法院起訴,要求皇庭國際償還借款本息,并申請凍結了該公司部分銀行賬戶。

          皇庭廣場是深圳地標性建筑之一,項目占地約4.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4萬平方米。2002年由皇庭國際前身深國商通過融發投資獲得后,項目開發十分緩慢,直到2009年鄭康豪的“皇庭系”取得深國商控制權之后,才繼續推動開發,并在2013年年底正式開業,至今僅有七年多時間。

          皇庭廣場對皇庭國際可謂意義非凡,一旦轉讓,對上市公司影響非同小可。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皇庭國際營業收入分別為9.5億元、9.5億元、6.86億元,凈利潤為9065萬元、5060萬元、-2.92億元。同期,持有皇庭廣場的融發投資營業收入約為3.1億元、2.49億元、2.69億元,凈利潤9465萬元、8098萬元、6936萬元。由于融發投資是皇庭國際控股子公司,可以看到,皇庭廣場幾乎成為上市公司唯一利潤來源。即便在上市公司虧損的2020年,皇庭廣場仍有不錯的盈利表現。

          不僅如此,皇庭廣場在皇庭國際的資產中,同樣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年報披露,截至去年底,融發投資總資產約80億元,凈資產28.9億元。而皇庭廣場評估公允價值達77.28億元。同期,上市公司總資產、評估后的投資性房產公允價值分別為117.6億元、98.4億元。

          按照上述數據計算,截至去年底,皇庭廣場在皇庭國際總資產中的占比接近70%,在凈資產中的占比亦接近70%。如果皇庭廣場被轉讓,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尤其是經營性資產將所剩無幾。

          “吸金黑洞”

          皇庭廣場之于皇庭國際,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開業以來,皇庭廣場雖然成為上市公司主要利潤來源,但其自身又猶如一個巨大的黑洞,不斷吞噬著數以十億計的巨額資金。

          自2010年以來,十余年的時間里,為了完成皇庭廣場裝修、開業、償還前期債務,融發投資至少向近十家金融機構先后累計融資超過130億元,實際融資也在110億元以上。

          而包括中信信托在內,渤海信托、中投信托、西部信托以及工行、農行、建行等多家金融機構,都曾為融發投資提供過大額融資。

          公開信息顯示,2010年7月,融發投資向渤海信托借款13億元,期限12個月;次年6月,向建行、渤海信托合計貸款15億元。

          此后,融發投資的融資變得越發頻繁。

          2012年3月,該公司再次融資17億元,最終實際貸款12億元,貸款方為平安信托。當年11月,經過股東大會通過,該公司又向建行借款7億元。2013年,向中投信托借款12億元。2014年3月,為了償還即將到期的中投信托12億元債務,融發投資又向農行等兩家金融機構分別融資12億元。

          融發投資在銀行和信托之間反復切換進行融資,而且大多與皇庭廣場有關。如2010年在渤海信托的借款,主要用于償付皇庭廣場工程款、償付融發公司借款、項目精裝修等。2012年3月原計劃的17億元貸款,主要用于償還融發投資上年度的15億元借款、皇庭廣場項目建設。2016年在中信信托的30億元貸款,則是為了償還兩年前農行在內的貸款、補充運營資金。

          過于頻繁的大額融資,還引發了皇庭國際與投資者的沖突。2012年1月,該公司提出向平安信托等金融機構借款14億元,用于歸還前期在建行深圳分行的12億元貸款、補充營運資金,但遭到二股東和中小股東反對未能通過。

          事實上,融發投資上述借款成本極高。公開披露顯示,該公司2010年在寶海信托的貸款,半年以內年利率9.18%,超過半年以上年利率為15%,其中3億元展期后,執行年利率12.16%。2012年向平安信托借款12億元,年利率10%,另外還需支付每年0.6%的財務顧問費。2013年在中投信托的借款,年化利率則為9%。在中信信托的貸款利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也達到6.7%。

          2018年至2020年年底,皇庭國際長期借款余額分別為37.1億元、31.3億元、7.8億元,去年長期借款突然大幅下降70%,與融發投資、皇庭廣場有直接關系。財報附注顯示,該公司上述前兩個期末的長期借款中,即包含融發投資向中信信托的借款余額29.6億元、28.5億元。而由于到了2020年,借款剩余期限不足一年,未償還部分轉入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導致同期長期借款余額大幅下降。

          錢去哪兒了?

          成本極高的信托融資,為上市公司帶來了不小的財務負擔。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皇庭國際的財務費用分別達3.09億元、3.11億元、3.67億元,累計金額接近10億元。按照6.7%的利率水平測算,僅融發投資每年向中信信托支付的融資成本就達2億元左右。

          而在上述期間,皇庭國際共計實現凈利潤-1.51億元,融發投資則為2.45億元左右,盈利還不足以支付在中信信托累計約6億元的貸款利息。今年一季度,皇庭國際財務費用已達1.06億元,凈利潤僅有256萬元。

          雖然融資金額巨大,但通過不斷借新還舊,融發投資對外的借款大多已經償還。如2011年的15億元借款,就包含償還上年渤海信托的債務。2012年3月計劃的17億元借款,也主要用于償還前期的15億元借款。2016年在中信信托的30億元貸款,除了償還前期其他借款,還有部分用于補充運營資金。

          皇庭國際披露顯示,2014年全年,融發投資經營凈現金流為-3.79億元,但2015年前三季度已經轉正,為276.7萬元。由于沒有專項披露,該公司后續經營現金流狀況不得而知。

          皇庭國際最近幾年的經營現金流則總體還算充裕。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經營凈現金流為2520萬元,2019年、2020年為2.98億元、4.75億元。同期,該公司為融資等支付的利息卻達7280萬元、3.2億元、3.64億元——疑問也正是由此而來:在盈利能力頗佳、經營現金流都還不錯的情況下,作為公司營業收入、利潤主要來源的皇庭廣場,為何還要維持中信信托的30億元巨額負債,并為此背上沉重負擔?

          而皇庭國際的債務逾期并不意外。該公司在2020年年報中就已表示,受政策影響,貸款無法續期,正與其他金融機構溝通貸款承接。當時,其貨幣資金僅有1.16億元。

          目前來看,皇庭國際并未找到接盤資金。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