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正文內容
          • 諾仕達集團肆無忌憚在滇池南岸開發房地產 導致長腰山生態功能基本喪失
          • 2021年05月07日來源:新浪財經

          提要:距離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過去4年,但云南滇池被房地產項目侵占、安徽省太平湖風景名勝區內違規建設房地產等現象整治依未到位,有的反而變本加厲。

          距離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過去4年,但云南滇池被房地產項目侵占、安徽省太平湖風景名勝區內違規建設房地產等現象整治依未到位,有的反而變本加厲。

          5月6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云南昆明晉寧長腰山過度開發,嚴重影響滇池生態系統完整性,涉及的項目為昆明本地頗為有名的昆明諾仕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仕達集團)開發的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項目(也稱七彩云南·古滇名城)。

          無獨有偶,4月底,安徽省太平湖風景名勝區內違規建設房地產等項目因督察整改不嚴不實也被督察通報,涉及的項目有綠地太平湖、榮盛蓮花國際、榮盛金盆灣等。

          業內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相關規范進行合理的開發,文旅綜合性開發和旅游地產也可以做到生態平衡。自然景觀資源不應成為文旅地產項目的唯一“賣點”,更應該注重豐富多樣的配套設施、產業打造。

          滇池、太平湖被地產項目違規侵占

          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督察發現,昆明相關區域圍繞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突出,長腰山區域被房地產開發項目蠶食,部分項目直接侵占滇池保護區,擠占了滇池生態空間。

          長腰山位于滇池南岸,是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滇池重要自然景觀,曾經是昆明市城市重要生態隔離帶,對涵養滇池良好生態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015年1月以來,諾仕達集團在長腰山區域,陸續開工建設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項目。據調查,該項目規劃占地3426畝,約占長腰山總面積的92%,規劃建設別墅813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294棟,建筑面積225.2萬平方米。

          其中,面向滇池區域規劃建設別墅390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25棟。目前規劃項目已全部實施,長腰山生態功能基本喪失,影響了滇池山水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015年1月衛星地圖顯示,長腰山區域啟動開發建設

          2021年1月衛星地圖顯示,長腰山90%以上區域已被開發為房地產項目,長腰山變成了“水泥山”

          記者曾在2018年底走訪該項目,彼時,項目渠道銷售人員主打的房產項目賣點之一就是“滇池”。其還稱,項目規劃有養老公寓等設施,只租不賣。修建中的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項目記者黃婉銀攝于2018年

          督察組指出,2018年修訂通過的《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規定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可以建設健康養老、健身休閑等生態旅游、文化項目。諾仕達集團“借坡下驢”,更加肆無忌憚,隨即打著健康養老產業的幌子,在滇池二級保護限制建設區內又繼續開工建設437棟別墅,共計占地1242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

          據調查,這些別墅的房屋不動產權證“權利性質”一欄為“市場化商品房”,單套網簽備案價在218萬~2992萬元之間,并非對外宣稱的健康養老項目,實際是以健康養老產業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該項目某套房屋不動產權證顯示,其權利性質為“市場化商品房”,產權來源為“商品房買賣”,

          建筑面積為494.44平方米

          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范進行合理開發,文旅綜合性開發和旅游地產也可以做到生態平衡。因為商業開發跟生態保護并不一定是矛盾對立的,不管是從國際還是國內案例來看,不少項目即便進行了商業開發也沒有破壞生態,反而讓景觀更漂亮、美觀。其中的核心就是,以綠色生態理念為導向,文旅配套地產,而不是地產配套文旅。

          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項目不是唯一。記者梳理云南省人民政府官網相關信息后了解到,昆明綠地滇池置業有限公司未經環保部門批準于2018年2月擅自開工建設位于滇池旅游度假區大漁片區的昆明國際健康示范城1-2期項目。


          督察還發現,滇池草海片區“貼線開發”問題突出,大量房地產項目與湖爭地,“寸土必爭”、“寸步不讓”,環草海25公里湖濱帶被房地產等項目侵占。

          安徽省太平湖風景名勝區也是如此,太平湖沿岸2017年以前長期過度開發,大量房地產、酒店和旅游度假村項目持續開工建設,湖泊自然岸線被侵占、景觀和濕地資源遭受破壞,部分項目在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批復后仍違規上馬,甚至一些項目占用太平湖水域,直接建在湖面上。

          整改多年仍落實不到位

          2016年7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曾指出,諾仕達集團建設的有關項目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但至2018年7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時,其已在二級保護區內建成167棟別墅,占地293畝,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

          周鳴岐認為,不少文旅項目會把自然景觀資源作為主力宣傳賣點,但事實上購房者很多時候看重的不僅僅是自然資源,還有配套設施,這是至關重要的,不然就會淪為一個建在旅游度假區的樓盤。但凡做得好的文旅項目,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配套設施、產業,能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業態閉環,滿足入住者基本生活物質、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太平湖規劃紅線范圍內違規建設房地產等問題同樣在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時就被指出,但此后整改時,位于規劃紅線內的綠地太平湖、榮盛蓮花國際、榮盛金盆灣、中海太平觀止等并不在黃山區政府2018年公布的太平湖5個違規建設項目整改方案中。4月22日的環保督察通報顯示,黃山市制定了具體整改方案,但黃山區沒有對規劃紅線范圍內項目進行全面排查清理,在落實整改要求中打折扣,僅對5個項目進行了整改,未將位于規劃紅線內的其他6個項目納入整改范圍。

          本次督察進駐后,黃山區才進行排查,發現濕地范圍(涵蓋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紅線范圍)內存在30個違規項目,涉及建筑面積達63.5萬平方米。

          而早在4月16日,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黃山市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群眾信訪舉報件辦理情況一覽表(第二批)》中,就有群眾舉報稱,太平湖風景區違法違規項目清理工作不嚴不實,僅對一些好清理的項目進行拆除,比如老百姓自建的,而對當年巨資引進的大量建設項目卻不敢清理,比如金龍島度假區、榮盛蓮花國際、皇冠假日酒店、綠地太平湖等。收到舉報后,黃山區政府曾組織太平湖鎮政府、區自然資源規劃局、住建局、林業局、生態環境分局就信訪反映問題進行現場核查,并稱投訴內容不屬實。

          其回復表示,在太平湖違規項目清理當中,不涉及老百姓的自建項目。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以來,太平湖共拆除建筑7.98萬平方米(安糧項目、金龍島項目、御園半島項目、金碧平湖項目、榮盛項目、中海太平觀止項目、綠地項目、白鷺洲賓館項目)。2019~2020年,榮盛蓮花國際項目共拆除3棟,拆除面積1233.19平方米,復綠面積854.5平方米;綠地太平湖項目拆除5611.02平方米,復綠面積5500平方米。

          但很快,對于同一內容,黃山區方面又修改了說法,從原本“不屬實”改為“基本屬實”,?并稱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核查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