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桂園:博智林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 引領行業深度改革
- 2021年03月0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3月7日,記者從碧桂園了解到,經過兩年多發展,目前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博智林在相關產業鏈布局中已日趨成熟。同時,也有一批建筑機器人交付工地使用,開始為智能建造貢獻力量。目前,博智林在研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近50款,其中18款建筑機器人已投入大規模使用。
3月7日,記者從碧桂園了解到,經過兩年多發展,目前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博智林在相關產業鏈布局中已日趨成熟。同時,也有一批建筑機器人交付工地使用,開始為智能建造貢獻力量。目前,博智林在研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近50款,其中18款建筑機器人已投入大規模使用。
填補行業空白
成立于2018年7月的博智林是全球首家嘗試用機器人大規模、系統性的研發及應用來提升建筑工業化水平的企業。博智林以BIM數字化技術為基礎,將建筑項目真正數字化、可視化,大批建筑機器人實際應用于工程建造的不同環節,初步形成覆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博智林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墻裝飾等12個建筑機器人產品線,其中絕大多數機器人可同時適用于現澆混凝土工藝與裝配式建筑施工。從建筑機器人自主研發、制造到建筑工程全周期的數字化、系統化應用,博智林產品和技術已實現諸多“零”的突破,在導航融合模塊、激光位移傳感器、智能視覺傳感器等領域填補了世界建筑機器人多項空白,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機器人正在積蓄澎湃的力量,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想象。希望建房過程中繁重、重復、危險的部分工作能夠由機器人來完成。”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指出,“首先是符合我們對零傷亡和安全的追求,第二能使我們的質量提升,第三能使我們的效率提升。過去是工人在地盤走來走去,未來是機器人在地盤走來走去,我們像生產汽車一樣在工地生產我們的房子”。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教授表示:“碧桂園集團在短短近三年時間里,針對BIM、裝配式建筑和建筑機器人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和人才,開展全面的研發,目前已經交付了大批量的機器人,已走在了全國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機器人領域的前列。”
應用工地作業現場
依托碧桂園豐富的應用場景,博智林建筑機器人產品在研發過程中通過嚴格的工地測試應用不斷迭代完善。目前已有一大批建筑機器人產品真實應用于工地作業現場,部分場景實現了少人化或無人化施工作業,產品和技術的先進性在工地實際應用中得到充分驗證。截至2021年2月,博智林已有18款機器人在佛山順德機器人谷首開區和鳳桐花園等超過15個項目中開展試點應用,累計應用施工面積達80萬平方米。
2021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同意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函》,確定上海市、重慶、廣東三地的7個項目將開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要求圍繞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效益和品質,盡快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建造發展模式和實施經驗。其中,佛山順德鳳桐花園項目位列其中,這是博智林建筑機器人首個商業應用項目,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真正引入建筑機器人且批量應用于工程建造過程的試點項目。
博智林指出,公司將繼續發揮行業探索者、引領者作用,積極貢獻經驗智慧,主導或參與我國智能建造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向智能建造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