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地控股有息負債總額下降近200億元
- 2020年12月3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作為“三條紅線”監管首批試點房企之一的綠地控股,在中央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重點關注的相關指標上,主動去杠桿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核心指標明顯好轉。
2020年即將過去,作為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三條紅線”試點落地的元年,相關房企也將迎來一次集中“檢驗”。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作為“三條紅線”監管首批試點房企之一的綠地控股,在中央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重點關注的相關指標上,主動去杠桿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核心指標明顯好轉。綠地控股現金短債比穩步提升,凈負債率明顯下降,剔除預售款后的資產負債率逐步回落,有息負債總額較高點下降近200億元,單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正且持續穩步提升。
此前媒體報道的綠地“三年三步走”去杠桿計劃,以最新的綠地相關指標看,已經領先于該計劃,相關指標有望提前達標。
12月8日,綠地控股披露,以自有資金約89億元,按期足額完成2015年公司債券(第一期)2020年本息兌付。對于2021年1月即將到期的約81億元債券,綠地也將以自有資金為主按期進行本息兌付。彼時,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態,2020年下半年至今,綠地圍繞中央及有關部委制定的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要求,主動有計劃、分步驟、多管齊下主動降負債、去杠桿、優結構,穩步下調整體信貸成本,著重加強資金管理,持續提升抗風險能力和經營韌性。
綠地控股2015年整體上市。與2016年首個完整上市后財年指標相比,截至目前,綠地控股凈負債率下降約四成,現金短債比上升約兩成,剔除預售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下降近5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自2017年轉正后至今持續為正。
據記者掌握的最新情況,綠地內部的“三年三步走”去杠桿計劃,以未來三年每年6月30日為時間節點,主要圍繞現金短債比、凈負債率、剔除預售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三大指標設置階段性目標,三年后實現全面“達標”。
據了解,下一步,綠地內部將圍繞六大核心措施,有計劃、分步驟、多管齊下主動降負債去杠桿,包括:一是主動壓減有息負債規模,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包括壓縮短期借款占比,增加中長期借款占比;以多種方式,加快去化商業、辦公、酒店等存量大宗資產,促進資金回籠;按照國家政策導向,進一步收縮海外房地產項目,加快退出步伐等。二是聚焦成長性地區,優化土地儲備結構,提高土地投資質量。聚焦到長三角、大灣區等中國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上來,聚焦到有成長潛力的城市群、都市圈及其溢出地區上來。三是根據市場情況以銷定產,靈活調整生產供應節奏。“因城施策、因盤施策”,強化“以銷定產、分批供應”的理念,控制好生產供應的節奏。四是加快銷售資金回籠,實施審慎穩健的現金流管理。不斷提升回款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加強應收賬款催收清欠工作。五是加快已售項目建設和交付結轉。六是積極充實企業資本金,提升資本實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