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電子>正文內容
          • 英偉達閃崩 美股9月“開門黑”
          • 2024年09月05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在“黑色星期一”后全球投資者逃離風險資產僅僅過去四周后,曾一度登頂“全球最高市值上市公司”的芯片巨頭英偉達引發了又一場美股拋售潮。周二,也是美股9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美股低開低收,三大指數全線收跌。

          在“黑色星期一”后全球投資者逃離風險資產僅僅過去四周后,曾一度登頂“全球最高市值上市公司”的芯片巨頭英偉達引發了又一場美股拋售潮。周二,也是美股9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美股低開低收,三大指數全線收跌。可見,面對美國加息與降息周期變換的轉折點,市場對經濟是否走向衰退、科技股是否存在泡沫等一系列問題產生了巨大分歧。

          全線暴跌

          美國股市周一因勞動節假期休市,周二是美國股市在9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當日,三大股指全線暴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626.15點,跌幅1.51%,收于40936.9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77.33點,跌幅3.26%,收于17136.3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19.47點,跌幅2.12%,收于5528.93點。

          此外,受隔夜美股顯著下跌影響,日韓股市9月4日早間大幅低開。日本日經225指數收盤大跌4.24%,報37047.61點,單日下跌超過1600點;日本東證指數收盤大跌3.65%,報2633.49點,兩大指數均創下8月5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韓國綜合指數大跌3.15%,報2580.8點,同樣創下8月5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分析人士將美股當日大跌主要歸因于經濟數據不佳。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8月美國制造業PMI為47.2,較7月創下的11個月以來最低水平46.8回升,但這已是該數據連續第5個月低于50的門檻。其中新訂單分項指數降至44.6,降至2023年5月以來最低。

          布萊克利金融集團(Bleakley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Peter Boockvar表示,美國制造業仍處于衰退之中,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情況會很快改變。“市場現在似乎對任何數據都非常敏感。”藍籌趨勢報告(Blue Chip Trend Report)首席技術策略師Larry Tentarelli表示,“我們已經成為一個非常依賴數據的市場。”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森表示:“PMI數據進一步下滑表明,制造業在第三季度中期對經濟的拖累作用進一步增強。前瞻性指標表明,這種拖累作用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加劇。”

          科技股泡沫

          作為最重要的科技股之一,英偉達的股價也起伏不斷。當天,英偉達大跌9.5%,市值蒸發2790億美元,創下美國公司市值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與英偉達并稱“美股七巨頭”的其他六巨頭股價也都一并下跌。谷歌下跌3.68%,蘋果下跌2.72%,微軟與Meta分別跌1.85%和1.83%,特斯拉下跌1.64%,亞馬遜跌1.26%。全球芯片行業股也遭受沖擊,AMD跌7.82%,臺積電跌6.53%,反映芯片行業行情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單日下跌7.75%。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作為今年才邁入3萬億美元俱樂部的芯片巨頭,英偉達無論在美股還是在全球股市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也是其最近幾次在全球股市的震蕩中首當其沖的原因。目前圍繞英偉達股價波動的主要質疑,仍在于市場對于科技股泡沫是否過大的分歧,尤其是生成式AI爆發至今所吸引的投資與實際效果是否匹配這一關鍵問題。

          8月5日,全球股市經歷“黑色星期一”,日經225指數兩次熔斷,日本、韓國、歐洲、美國等多國股市暴跌,英偉達股價當天下跌近6%,市值蒸發了1670多億美元。但在這之后不到一周時間,隨著各國股市大盤回漲,英偉達迅速收復失地。

          但這樣的成績仍然沒能滿足市場的胃口,英偉達在上周財報中預測第三季度收入將達到325億美元,市場最樂觀的預期峰值則高達379億美元。只因為“增長還不夠瘋狂”,財報發布后,其股價盤后跌超7%。

          雪上加霜的是,周二美股盤后,美國司法部向英偉達及其他公司發出了傳票,以尋找這家人工智能處理器主要供應商可能違反反壟斷法的證據,這標志著對英偉達的調查進一步升級。

          降息預期提升

          當前,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降息超過兩個百分點,這將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除了經濟衰退期之外最大幅度的降息。疲軟的數據也提高了美聯儲在本月降息至少25個基點的可能。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美聯儲觀察指標,交易員將9月進一步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提高至39%。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分析稱,全球股市大跌是在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前的應激反應,短期波動性放大是近期不容忽視的趨勢特征。具體原因主要包括三點,一是美國制造業數據弱于預期,再度引發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數據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二是8月初的“黑色星期一”陰霾尚未散盡,市場心理較為脆弱;三是全球股市在2023年至今整體漲幅較大,風險偏好此前超預期回歸,也存在內生均衡回歸、適度調整的需要。不過,短期波動并不一定代表長期趨勢的深層變革,需要持續觀察基本面和市場預期的動態變化。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也指出,日股跌幅較大是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壓力、美聯儲政策、市場情緒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與此同時,以巴菲特為代表的投資機構也在大肆賣股鎖定現金。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五將公布美聯儲9月利率決議前的最后一次非農報告,如果通脹下行趨勢確立,這份報告也將確定9月是否降息。美聯儲經過持續加息,利率水平已經高達5.5%。無論之后是累計降息150個基點還是200個基點,寬松的貨幣政策都需要6—8個月左右才能傳導到市場。如果美國經濟在2025年初出現更多疲軟跡象的話,經濟形勢可能大不相同,原本的軟著陸或變成硬著陸。

          目前,市場靜待本周五美國勞工部將發布的就業形勢報告。BMO資本市場的分析師Ian Lyngen和Vail Hartman指出,最近失業率的上升引發了市場的恐慌,這種情緒將在周五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前,讓交易員們感到“忐忑不安”。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客戶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馬爾伯里表示,“我們真的能實現軟著陸嗎?還是會得到一份失業率開始大幅上升的非農報告?”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