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商業>正文內容
          • “618”電商大促消費者翹首以待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2022年06月06日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吉蕾蕾

          提要:“618”電商大促,商家整裝待發,消費者翹首以待??偟膩砜?,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上游平臺、干線物流和末端網點的復工復產將會加速推進,快遞業發展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仍較為明顯。

          要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也要積極做好行業復工復產、保通保暢,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物資的快遞需求。

          適逢“618”電商大促,快遞業也迎來年中旺季。與往年不同的是,商家能否正常發貨、轉運能否穩定暢通、快件能否及時派送是今年“618”快遞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發,快遞行業正常運行遭遇嚴峻考驗。一些地方關閉高速公路出口,部分省際、市際快遞網絡停運,導致上游商家發貨慢;疫情發生地區行業生產作業場所封停、網點從業人員隔離、大量快件積壓,使得消費者遲遲收不到快遞。這不僅對生產生活物資供應產生了沖擊,也影響了廣大消費者的網購意愿和體驗。

          物流通則循環暢。不管是“大動脈”,還是“微循環”,經濟社會發展都需要暢通無阻,任何一點“梗阻”都會傳導至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給百姓生活、市場主體以及行業發展帶來困擾。

          可喜的是,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統籌、部門協同、上下聯動,一系列快遞物流保通保暢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相比4月份,快遞物流的堵點問題已有所好轉。近一周,全國郵政快遞日均業務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6月1日正式全面復工復產的上海,更是迎來了2個月以來的快遞業務最高峰。僅中通快遞當天攬派量就超過300萬件,恢復到常態化的80%以上。

          電商平臺“618”預售商品將陸續進入發貨、轉運、配送等環節。在運力不足、時效不能保障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情況下,如何確保每一件快遞安全及時送達頗為關鍵。

          快遞物流事關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如今,快遞業已經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而且深度關聯一二三產業。受疫情影響,當前,部分地區的快遞物流仍處于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一些難點堵點尚須打通。相關部門應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持續抓好保通保暢各項工作,確保干線網絡無堵點、郵件快件無積壓,確保民生物資運遞暢通、城鄉商品寄遞暢通,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物資的快遞需求。

          安全是快遞及時送達的前提??爝f物流是業務來往地域較廣、接觸人員較多的行業之一,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要充分認識流動性大的特點,從嚴從細落實“人、物、環境”同防各項措施,既要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也要積極做好行業復工復產、保通保暢。特別是在一些發生疫情的地區,人們流動減少了,快遞需求增加了,快遞物流企業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以保障防控區、封控區消費者的收寄體驗。比如,增投智能快遞車、采用“短程接駁+志愿服務”等方式增強“最后100米”的服務能力。

          “618”電商大促,商家整裝待發,消費者翹首以待??偟膩砜矗S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上游平臺、干線物流和末端網點的復工復產將會加速推進,快遞業發展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仍較為明顯。下一步,快遞公司要開足馬力加速跑,積極消化積壓包裹、滾動預測“618”貨量、推出增值服務產品滿足定制化服務需求,讓物流管理更高效、保障對接更精準、組織配送更有力,才能更好地助力激活消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