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步走!證監會等七部門勾畫期貨市場發展圖景
- 2024年10月1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強化風險防范方面,《意見》強調建立健全跨交易所跨市場跨境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完善期貨保證金封閉運行和安全存管規則。加強對大額資金的監測管理。常態化開展期貨市場壓力測試。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三步走!證監會等七部門勾畫期貨市場發展圖景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七部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分階段設定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目標,并系統全面部署了期貨市場強監管、防風險、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和工作安排。
勾畫期貨市場發展圖景
我國期貨市場始于1990年開業的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三十多年來,期貨市場緊跟改革開放的時代步伐,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已上市141個品種,覆蓋農業、工業、航運、金融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
《意見》對期貨市場提出了“助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經濟金融安全和社會預期穩定,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并立足市場實際,按照到2029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三個階段,設計了層層遞進的發展目標,勾畫了期貨市場未來發展圖景。
《意見》強調,到2029年,形成中國特色期貨監管制度和業務模式總體框架,期貨市場監管能力顯著增強,品種布局與國民經濟結構更加適配,市場深度和定價能力進一步提高,建成一支誠信守法、專業穩健、服務高效的中介機構隊伍。
到2035年,形成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期貨市場體系,主要品種吸引全球交易者充分參與,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中介機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產品齊全、功能完備、服務高效、運行穩健、價格輻射全球的世界一流期貨交易所,大幅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配置全球資源能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提升期貨市場服務質效
期貨市場應實體經濟需要而生、伴實體經濟發展而長。《意見》精準詮釋了期貨市場的功能作用,指出“期貨市場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等功能,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直接相關,對穩定企業經營、活躍商品流通、服務保供穩價發揮著積極作用”。
商品期貨方面,《意見》強調“提升商品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充分發揮商品期貨期權品種功能。聚焦農業強國、制造強國、綠色低碳發展等,完善商品期貨市場品種布局。立足更好滿足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豐富商品期貨市場交易工具。推動商品期貨市場持續貼合現貨市場實際和產業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功能發揮水平,增強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金融期貨和衍生品方面,《意見》指出“穩慎發展金融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提高金融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發展水平。發揮股指期貨期權穩定市場、活躍市場的雙重功能,豐富交易品種,擴大市場覆蓋面,提高交易便利性,加強期現貨市場協同聯動,助力增強股票市場內在穩定性。在國債期貨跨部委協調機制下,穩妥有序推動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支持各類中長期資金開展金融期貨和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
切實加強監管防范風險
《意見》總結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指出“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成效顯著,有力支持了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但與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需要相比,還存在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和價格影響力不強、監管規則和風險防控體系適應性不足等問題”。對此,《意見》明確了環環相扣的政策措施體系。
交易行為監管方面,《意見》提出加強對各類交易行為的穿透式監管。壓實中介機構客戶管理責任,嚴格落實賬戶實名制、交易者適當性等監管要求。按照“新老劃斷”原則,提高市場參與者準入門檻。加強對期貨市場參與者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個人交易者的教育培訓引導。堅持從維護交易公平和市場穩定運行出發,加強高頻交易監管。
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方面,《意見》強調不斷完善監管規則,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堅決抑制過度投機,防止資金異常進出和價格異常波動。加強期現價格偏離監測評估,及時發現和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公開曝光,對嚴重違法違規者實施市場禁入。從嚴從快查辦期貨市場大要案件。加大對以商品中遠期交易名義開展“類期貨”交易的地方交易場所的清理整頓力度。
期貨公司監管方面,《意見》提出加強對期貨公司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穿透式監管,嚴防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機構和人員控制期貨公司。完善期貨公司功能定位,嚴格業務資質要求,實現對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經營活動的監管全覆蓋。健全期貨公司風險出清長效機制,對不符合持續性經營規則要求、嚴重影響正常經營的期貨公司,依法撤銷期貨業務許可。支持具備條件的期貨公司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提升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強化風險防范方面,《意見》強調建立健全跨交易所跨市場跨境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完善期貨保證金封閉運行和安全存管規則。加強對大額資金的監測管理。常態化開展期貨市場壓力測試。壓實結算參與人的風險管理和損失吸收責任。優化擔保品管理。探索實現期貨風險準備金常態化、便利化使用。提高期貨市場基礎設施的網絡和信息安全水平。加強期貨市場信息技術服務機構備案管理。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